让学生仔细读文 , 找出两次“这多么有意思呀”分别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 “有意思”又指的是什么 。 带着这个问题 , 学生认真的阅读课文 , 边读边思考从中找到了答案:第一次是因为作者摸着了养花的门道 , 花草养活了 , 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 , 开花 , 让作者觉着有意思 。
第二次是因为养花可以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 有益身心 , 胜于吃药 , 所以作者觉着有意思 。 这也正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所在 。
三、找方法 , 突破难点 。 文章中有一处是学生不好理解的 , 就是课文的第6自然段 , 写花死了 , 作者很伤心 。
既然伤心 , 怎么还能说是养花的乐趣呢?在教学这一内容时 , 我提出疑问组织学生讨论 。 在讨论的过程中 , 有的学生就能够联系上下文 , 有的学生能够联系以往读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 有的学生能够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及生活态度 , 理解到“人生百味” ,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 , 养花就要经历这些 , 这是很正常的 。
但是 , 作者的乐观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听了学生的回答 , 我知道他们是真正读懂了课文 。
四、课后练习 , 突出重 。
【教学设计养花】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