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囫囵吞枣的主人公是谁,囫囵吞枣的作者是谁和来源( 三 )



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 。 苏秦听了这些嘲笑他的话,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但他一直想游说天下,谋取功名,于是请求母亲变卖家产,然后再去周游列国 。

苏秦的母亲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不后悔么?”苏秦的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

苏秦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很对不起家人,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 。 但苏秦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于是闭门不出,取出师父临下山时赠送给他的礼物——姜子牙的《阴符》,昼夜伏案攻读起来 。

苏秦经常自勉说:“读书人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 。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 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 。 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 。 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

秉烛达旦
秉烛达旦好像没什么故事 就是看书看了一夜,点着蜡烛到了早上 。

闻鸡起舞
祖逖和刘琨都是晋代著名的将领,两人志同道合,气意相投,都希望为国家出力,干出一番事业 。 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 。

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祖逖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 。

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便把刘琨踢醒,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刘琨侧耳细听了一会,说:“是啊,是鸡在啼叫 。 不过,半夜的鸡叫声是恶声啊!”祖逖一边起身,一面反对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 。 ”刘琨跟着穿衣起床 。 两人来到院子里,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 。

后来,祖逖和刘琨都为收复北方竭尽全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题 名: 闻鸡起舞
所属朝代: 晋代
拼 音: wén jī qǐ wǔ

出 处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 ’因起舞 。 ”

解 释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

相关人物: 刘琨 祖逖
相关作品: 晋书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 。 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 。 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