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碓|我从家朋粮站挑粮食

王光实
第1072期
从三十八号桥到家朋葫芦洞桥是戈溪河 , 上游是和阳河 , 从和阳到黄茅尖是平坑小山溪 , 这条小山溪就是水阳江重要的源头之一 。 从平坑顺着河往下游走 , 很快就能到达三十八号桥 。 在这里戈溪河入宁国西冿河 , 与东津河、中津河交汇 , 至宣城区境内始名水阳江 。 历史上 , 水阳江成为从绩溪高地流出 , 连接宣城、织入长江水系的重要水上交通干线 。
我的老家和阳乡(后来与家朋乡合并改为和阳村) , 座落在山沟里 , 人多地少 , 土地贫瘠 , 山高林密 , 七沟八梁一面坡 , 山上石头多 , 茅草多 。 当时主要出产木材、茶叶 , 还有少数的棕毛、桐籽、毛竹 。 至于以后主产山核桃那是2001年后的事 。
水碓|我从家朋粮站挑粮食
文章图片

粮食生产不能自给 , 称为半经济作物区 。 粮食靠国家长期调拨供应 , 也叫吃农业返销粮 。 我们生产队每个人口要供应返销粮食260斤 , 我家五个人 , 总额是1300多斤毛粮 。 供应的品种:有时是稻谷 , 有时是玉米 , 有时是地瓜干 , 有时也搭点小麦或者是黄豆 。
1986年之前不通汽车 , 也未建立粮站 。 买粮食要到家朋乡粮站去挑 , 而家朋也是在山里面 , 同样不通汽车 。 家朋粮站的粮食是家朋人从30里之外的38号桥粮站全部用人工挑来的 。
每年3月至9月 , 买粮食的人最多 , 只要是天不下雨 , 从和阳到家朋的20里山路上 , 天天都能看到挑粮食的大人、小孩和妇女 。 我从12岁就跟着妈妈到家朋粮站挑粮食 , 16岁后都是我一人去挑的 , 每年挑粮食的次数约18次之多 。 从春季挑到秋季 , 一年又一年 , 我从挑20斤开始 , 一直到能挑100斤 , 以后去当兵了为止 。
记得挑粮食的时候 , 早上从家里吃的早饭是苞萝糊粉 , 因苞萝糊粉天天吃 , 又没有什么菜 , 没有油腥 , 难以下咽 , 吃了个半饱就出发 , 走了20里路到了家朋粮站就饿了 。 马上在粮站排队买了粮食就挑着往回赶 。 挑上担子走150米就要歇一下 , 等呼吸的气透顺了才开始继续走 。 每次走150米都要重复这个动作 , 要歇一下再走 , 否则人太劳累吃不消 。
走到葫芦洞桥休息15分钟 。 那桥是一座古桥 , 全部用上等四方的麻石头砌成 , 有15米高 , 3米宽 。 桥的西头有个庙 , 我们到庙里放下担子 , 开始吃中饭 。 中饭是苞萝果 , 又干又硬 , 实在难以下咽 , 就到桥下就着河水吃 , 一口河水 , 一口粉果 。
水碓|我从家朋粮站挑粮食
文章图片

家朋到这里是四里路 , 挑着担子 , 已经汗流浃背 , 气喘吁吁 。 夏天到这里 , 年轻小伙子们都要脱掉背心下河洗个澡再走 。 一见我们年轻人洗澡 , 同行的年长者就骂 , 说出汗后洗澡要生病 。 我那时洗过多次 , 身体一直安然无恙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