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五一朋友圈:民宿凉了,露营火了( 四 )


今年愚人节 , 露营圈里传出一个消息:罗永浩放弃AI元宇宙 , 要做“东半球最大露营地” 。 一时间网友愣住 。
虽然最后证实只是个玩笑 , 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露营的火热程度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目前已有近4.6万家露营相关企业 , 在细分品类上有3.3万余家帐篷相关企业、1100余家天幕相关企业、5000余家睡袋相关企业、1200家折叠椅相关企业 。 而二级市场 , 户外运动品牌牧高笛的股价一度涨停 , 背后原因也离不开国内外露营市场需求增长 。
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诞生 , 投资人也来了 。 2021年11月 , 刚成立一年的户外露营品牌“大热荒野”在一个月内连续获得两轮千万元级投资;次年3月 , 综合性户外“微度假”露营品牌——“嗨King野奢营地”获得百万级的天使轮融资 。
今年4月 , 钟鼎资本上亿元独家投资了一站式户外装备品牌挪客Naturehike , 这是挪客成立12年来首次接受外部投资;同月 , 青山资本也出手了另一露营品牌ABC Comping Country 。
相关|五一朋友圈:民宿凉了,露营火了
文章图片

IPO也赶来了 。 同样在4月 , 城市户外品牌蕉下递表港交所 。 靠一把小黑伞起家 , 蕉下推出一系列防晒产品 , 经常出现在大家的露营生活里 。 正如招股书提到 , 蕉下开始将重心聚焦在了城市户外生活 , 而露营就是首个目标场景 。 或许 , 港交所不久后会诞生一个带着露营色彩的IPO 。
即便火爆如斯 , 现实中的露营却并没有那么好做 。
一位在福建经营露营的年轻创业者向投资界表示 , 因为疫情期间单量减少 , 公司难以维持生计 , 最后不得不转型做起了服装定制的生意 。 “做这行到现在都没赚到什么钱 , 甚至经常亏钱 , 这几年虽然挂着露营的名号 , 但基本都是靠服装在支撑着 。 ”他自我调侃道 , “简称‘挂羊头卖狗肉’ 。 ”
这并非个例 。 曾有露营创业者透露 , “做露营以来投入了100万元 , 年运营成本要70到80万元 , 但目前还没有盈利 。 ”而大热荒野创始人朱显也曾在采访中表示 , 一个规范的露营营地 , 仅场地租金、地面基建、露营装备等硬件 , 投入就要近100万;此外 , 稍有规模的营地人力成本一年也起码要50万元 。
这一行并不那么好赚 。 即便有VC的资金加持 , 不少露营品牌也在高成本、低复购率中累得够呛 , 再加上疫情、天气等客观因素 , 要在短期内盈利基本不现实 。 而那些资金匮乏 , 草草进入的中小创业者们 , 更是像当年火遍全国的剧本杀创业一样 , 不得不面临转型和倒闭 。
更关键的是 , 年轻人的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 。 过去几年 , 从KTV到桌游、剧本杀、密室逃脱 , 再到滑雪、露营、自驾游 , 年轻人的喜好一直在迅速发生着变化 , 但不少新兴行业的火爆周期却十分短暂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