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三星堆,发掘不停惊喜不断( 二 )


祭祀区内新的勘探发掘已经火热展开 。 就在祭祀坑外不远处 , 新布的探方整整齐齐;下半年 , 三星堆月亮湾也将开启考古发掘 , 争取在出土铜器和玉石器的生产技术、产业链和流通体系等关键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 。
基于学术研究的考古发掘 , 成功让三星堆“再醒惊天下” 。 去年 , 三星堆博物馆游客量暴涨 。 该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 , 三星堆2021年门票收入达7000多万元 , 文创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 是上一年的10倍多 。 今年3月底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成功入选 。
新馆动工高标准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5月1日 , 三星堆博物馆游人如织 。 商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一拨又一拨游客在国宝面前久久驻足 , 发出阵阵惊叹 。 在改造提升后的青铜馆 , 不少观众站在360度环幕空间 , 沉浸式体验古蜀时期成都平原的自然生态和环境意象 。
不光文物展览吸引游客关注 , 在开放式的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 , 也有不少游客隔着玻璃看得津津有味 。 展厅内 , 文保人员正在清理出土的乌木;一旁展柜中 , 去年新出土的青铜大面具、黄金面具以及“奥特曼”等青铜器也已展出 , 让观众一睹为快 。 未来 , 包括最新出土的系列文物 , 将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与公众见面 。 采访人员看到 , 展厅还摆放了多个可以互动的显示屏 , 观众只需点击屏幕 , 便可以了解到关于文物保护修复的各种知识 。
就在博物馆一侧 , 博物馆新馆正加紧施工 。 奠基一个月以后 , 一根根钢筋水泥柱已拔地而起 。 朱亚蓉介绍 , 新馆总投资14.33亿元 , 将以“堆列三星 , 古蜀之眼”为核心设计理念 , 突出协调性、消隐性、实用性三大特点 , 统筹考虑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博物馆园区的关系 , 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博物馆群落 。 预计明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 , 同年12月底完成布展正式开放 。
目前 , 三星堆已纳入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 文物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得以积极推进 。 漫步遗址区 , 可以看到靠近古城墙、祭祀区、宫殿区等文物遗存密集区的居民已经迁走 。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主任王居中介绍 , 示范区的建设既要保护遗址 , 还要活化利用 。 未来 , 遗址区将通过土地租赁、流转及地权入股分红等方式 , 增加原住居民土地收益 。 此外 , 还将积极推进农旅融合产业发展 , 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 , 有序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公园、乡村民宿等农旅融合业态 , 实现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吴晓铃)
再回首
2021年3月20日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公布最新发掘成果 , 全国最大的大口尊、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国内唯一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圆口方体铜尊、器型独特的铜顶尊跪坐人像、3000多年前的丝绸痕迹等大量文物出土 , 震惊考古界 。 三星堆再次以丰富的实物资料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以及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 。 次日 , 《四川日报》用头版头条以及两个整版的特刊进行了报道;3月22日 , 再次用16个整版对三星堆的考古价值进行了全面揭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