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文|北大教授孙玉文典籍里追寻黄鹤楼:黄鹤楼最早是军事设施,武昌也有鹦鹉洲

孙玉文|北大教授孙玉文典籍里追寻黄鹤楼:黄鹤楼最早是军事设施,武昌也有鹦鹉洲
文章插图

孙玉文|北大教授孙玉文典籍里追寻黄鹤楼:黄鹤楼最早是军事设施,武昌也有鹦鹉洲】黄鹤楼,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最有历史穿透性和延续性、最家喻户晓的标志性建筑。此次《永乐大典》湖北巡展展出的3册嘉靖副本里,有2册都有关于黄鹤楼的记载。12月11日,北京大学教授孙玉文走上“长江讲坛”,以湖北省图书馆珍藏的《黄鹤楼集》为例,带领读者追寻历史文化长河里的黄鹤楼。
这里唱出了最著名的情歌《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情歌,《越人歌》从黑夜的江上传来,流传2000多年。
孙玉文说,《越人歌》不是在越地创作,“是春秋时期鄂地越人所作。西周时期鄂国发展到武昌一带,楚国灭了鄂国,鄂地纳入了楚国版图。楚共王的第三个儿子子皙做鄂君,著名的《越人歌》就是子皙跟鄂地越人在长江泛舟时,越人所唱。”
孙玉文说,黄鹤楼及所在的武汉、湖北,地处古云梦泽和彭蠡泽交界之处,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献都表明,这一带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文化,《越人歌》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文采风流从古至今。
孙玉文|北大教授孙玉文典籍里追寻黄鹤楼:黄鹤楼最早是军事设施,武昌也有鹦鹉洲
文章插图

崔顥、李白登的黄鹤楼还是军事设施
黄鹤楼的雏形,是三国时期吴国在夏口城(今武昌)西南角黄鹄矶上建的一座望楼,“基址就在今天武汉长江大桥的武昌桥墩那里,用于瞭望守戍,这是黄鹤楼的雏形,沿袭到唐朝。”孙玉文介绍,在黄鹤楼还处于望楼的阶段,就留下了美好的诗篇,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崔顥在这里写下千古绝唱《黄鹤楼》,后来李白多次登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等都是登临这个望楼留下的佳作。
“既然崔顥、李白都登临黄鹤楼,那么当时的黄鹤楼肯定不只是军事上的一座望楼。它的功用到隋唐时期已经在发生转变,景观楼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了。”
历史上黄鹤楼9次毁坏10次重建
孙玉文循着古籍里的线索,为读者列出黄鹤楼的兴衰表:
唐朝时,黄鹤楼跟武昌的城墙分开,变成了观赏楼,黄鹤楼第一次毁坏在唐朝;
北宋重建黄鹤楼,南宋初年第二次毁坏;
明洪武年间,重修黄鹤楼,成化年间第三次毁坏;不久重修,但嘉靖年间第四次毁坏,是毁于大火;隆庆年间重建,但崇祯年间毁于战火,这是第五次毁坏;
清顺治年间重修,康熙年间第六次毁坏。接着又重修、增修、毁坏,反反复复多次。
“据文献记载来估计,历史上黄鹤楼被毁达9次,重建达10次。”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