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文旅产业为城市更新注入更多新功能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 ,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 保留传统风貌 , 延续历史文脉 。 在城市更新、社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预留文化和旅游空间 。 笔者认为 , 随着城市更新的稳步发展 ,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入更多文化和旅游功能 , 实现城市更新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
城市更新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 如何更好地融入文化和旅游功能 , 进而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品位、满足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 笔者认为主要有六类融合发展模式 , 即旧城更新模式、文创园区模式、休闲街区模式、城市商圈模式、文旅地产模式和产业新区模式 。
一是旧城更新模式 。 该模式主要针对历史文化相对厚重的区域 。 在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改变过去大拆大建模式 , 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实现城市功能更加人性化、现代化 , 更好满足市民对于城市生活的需求 。 由于此类片区往往历史文化比较悠久 , 渗透着当地人过往生活的痕迹及故事 , 对外地游客具有一定吸引力 。 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 , 往往跟文化和旅游功能紧密结合 , 通过有故事的场景还原、特色的建筑风貌、地域特色美食和民俗等方式 , 实现城市与旅游完美融合 。 比较典型的代表有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等 。
二是文创园区模式 。 该模式主要以近现代工业遗址遗迹片区的升级改造为主 。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 一些原本具有时代标签和代表性的工业企业面临着转型或倒闭的局面 , 在很多知名工厂关停之后 , 原有场地如何在城市发展中融入城市生活 , 成为当地决策者思考的重点 。 该类场地见证了过去一定时期内当地工业发展和当地市民生活 , 是城市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该类场地往往被打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在沧桑的工业遗址里面融入现代文创、时尚艺术、休闲业态、装置艺术等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休闲功能的业态产品 , 在保留原有遗址文化的基础上 , 形成新时期的文脉传承 , 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印记的重要组成部分 。 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区、郑州二砂文创产业园等 。
三是休闲街区模式 。 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值得当地市民流连忘返的街区 。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工作 , 明确提出街区需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 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 提升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和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 , 让城市留下记忆 , 让人们记住乡愁 。 同时应注重培育多元业态 , 丰富休闲娱乐功能 , 以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产品供给 , 促进居民消费意愿提升 。 比较典型的代表有上海南京路、成都太古里、南京1912街区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