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置
正坐屈膝时 , 在膝盖外侧有一个凹陷点 , 就是膝阳关穴 。
2、穴位解剖
在髂胫束后方 , 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
3、穴名解说
膝阳关穴 , 经穴名 。 属足少阳胆经 。 出《针灸甲乙经》 , 原名阳关 。 《千金要方》名关阳 。 《针灸大成》名足阳关 。 近称膝阳关 。 别名:寒府穴 , 关阳穴 , 关陵穴 , 阳陵穴 。
① 膝阳关穴
“膝” , 指本穴所在为膝部 。 “阳” , 阳气也 。 “关” , 关卡也 。 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 。 本穴物质为中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 , 至本穴后 , 经水向膝之下部飞落而下 , 飞落而下的经水飞溅出大量的水湿之气并充盛于穴周内外 , 致使膝以下胆经各穴生发的阳气上行至此时受到格阻 , 胆经下部经脉的阳气至此后不得上行 , 故名 。 关阳名意与膝阳关同 。
② 寒府穴
“寒” , 寒冷也 。 “府” , 府宅也 。 寒府名意指胆经营下行经水在此生发出大量冷湿水气 。 理同膝阳关名解 。
③ 关陵穴
“关” , 关卡也 。 “陵” , 土堆也 , 此指脾土物质 。 关陵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被关卡于膝关穴节下部 。 本穴物质为下行的经水及经水散发的大量寒湿水气 , 而随胆经下部经脉上扬的脾土尘埃至此后则因与此寒湿水气相遇而不能上行 , 故名“关陵” 。
④ 阳陵穴
“阳” , 阳气也 。 “陵” , 陵墓也 。 阳陵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如同进入陵墓被埋藏一般 , 故名“阳陵穴” 。 理同寒府名解 。

文章插图
4、功效
利关节、祛风湿、止痛 。
5、主治病证
① 风寒湿痹阻经脉之膝髌肿痛、屈伸不利、腘筋挛急、小腿麻木鹤膝风、脚气诸症 。
② 胆经郁热、横逆犯胃之呕吐、多涎诸症 。
6、穴位配伍
① 配犊鼻、阳陵泉、鹤顶、内膝眼、足三里 , 针刺泻法 , 通利关节舒筋活络 , 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膝髌肿痛 。
② 配委中、承山、阳陵泉 , 针刺平补平泻法 , 筋解痉 , 治疗风寒湿入络之腘筋挛急 。
③ 配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钟、三阴交 , 针刺平补平泻法 , 疏经通络 , 治疗经气不利之小腿麻木 。
④ 配魂门、侠溪、内关 , 针刺泻法 , 利胆和胃 , 治疗胆经郁热横逆犯胃之呕吐、多涎 。
7、疗法
① 治法原则:寒则泻之或点刺出血或灸 , 热则补之或水针 。
② 针灸疗法:直刺膝阳关穴0.8-1.0寸 , 局部酸胀 , 可扩散至膝部盒大腿外侧 。
③ 艾灸疗法:艾柱灸或温针灸膝阳关穴3-5壮 , 艾条灸膝阳关穴10-20分钟 。
【膝阳关穴的位置及功效】
推荐阅读
- 膝阳关穴可缓解关节疼痛
- 中医美容:长按九大穴位让你美丽不长斑 抗皱紧肤的食物大盘点 让你的肌肤远离岁月
- 足临泣穴的位置及功效
- 足临泣穴可治哪些疾病
- 足窍阴穴的位置及功效
- 辄筋穴的位置及功效
- 阳交穴的位置及功效
- 膝盖痛了好几个月,竟然是关节里藏了“老鼠”
- 阳白穴的位置及功效
- 按摩阳白穴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