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冯|一座近百年的碉楼,原先竟是小学课室,且只有冯姓子孙才能就读

这两天看汤加海底火山喷发的新闻 , 很是感慨 。 之前也曾去过汤加 , 那么美丽的国家 , 如今却因为自然灾害 , 遭受严重的破坏 。
作为一个旅行摄影师 , 有幸看过太多太多漂亮的风景 。 那么我能做的 , 就是拍下来写下来 , 让更多人能看到 。
今天 , 又是一个小村——恩平凹口村 。
华侨冯|一座近百年的碉楼,原先竟是小学课室,且只有冯姓子孙才能就读
文章图片

先说恩平 。
恩平 , 古称“恩州” , 广东省江门市代管县级市 。 为“五邑”之一 , 位于江门市西部 。 所谓五邑 , 指的是广东省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 。
华侨冯|一座近百年的碉楼,原先竟是小学课室,且只有冯姓子孙才能就读
文章图片

江门五邑地区 , 是中国著名侨乡 。
而其中的恩平 , 建制始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 是南粤真正的千年古邑 , 也是广东省建县时间最长的20个县之一 , 历史非常悠久 。
华侨冯|一座近百年的碉楼,原先竟是小学课室,且只有冯姓子孙才能就读
文章图片

在恩平的土地上 , 山、河、湖以及温泉等重重元素交织在这里 。 目光所及 , 近水古居、远山青黛 , 一切美得宛如一幅画一样 。
凹口村是恩平下辖的一个村 , 立村约四百五十年 。
华侨冯|一座近百年的碉楼,原先竟是小学课室,且只有冯姓子孙才能就读
文章图片

虽然面积不大 , 但凹口村自有一份岁月静好的样子 。 并且 , 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 。 尤其村内有四座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古建 , 分别为冯识广民居、冯锦广民居、冯国芬民居以及荫诒学校碉楼 。
华侨冯|一座近百年的碉楼,原先竟是小学课室,且只有冯姓子孙才能就读
文章图片

这几座建筑均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更巧的是 , 三个民居均建于中华民国三十年 , 占地面积均为152.01平方米 。 而荫诒学校碉楼始建于民国一十九年(1930 年) , 占地面积为 152.05平方米 。
一眼看过去 , 广阔的天幕之下 , 流云四散 , 斑斑驳驳的建筑外墙 , 仿佛写满了故事 。
华侨冯|一座近百年的碉楼,原先竟是小学课室,且只有冯姓子孙才能就读
文章图片

就从这几座建筑开始 , 让我们走进凹口村 , 走进它背后的故事 。
这是冯国芬民居 。 二层的小楼 , 灰墙黛瓦之间 , 岭南特色风情尽显 , 历史感扑面而来 , 好似一瞬就穿越到了某个古早年代 。 而欧式的廊柱 , 则又混杂了西式审美 。
华侨冯|一座近百年的碉楼,原先竟是小学课室,且只有冯姓子孙才能就读
文章图片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