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扇门背后的革命工作和人间烟火|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中共中央

云南路的这间小房子身处闹市,当年这里鱼龙混杂,但交通便利,革命工作者穿过一楼诊所出后门可以上楼,屋后直通汕头路的小弄堂也可上楼,办公机关内设有暗门与天蟾舞台连通,方便紧急情况下的撤离。这里就是中共中央在上海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机关办公地。在这扇生死门的背后,有伟大的革命工作,也有相濡以沫的人间烟火……
这扇门背后的革命工作和人间烟火|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中共中央
文章插图
黄浦区委党研室主任张健介绍这扇隐秘的小门背后的故事
“这里有一扇门,当年可以直接通往天蟾舞台,我们的革命工作者遇到紧急情况,只要推开这扇门,就可以融入到观众中去,保护自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研室主任张健站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二楼,指着一扇隐秘的小门说,“1928年4月,担任中央机关会计的熊瑾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以商人身份四处寻找中央机关的办公地,最终租下了云南路447号二楼的这间房屋。”
(视频)
这扇门背后的革命工作和人间烟火|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中共中央】“熊老板”,福兴商号
提起找到这扇隐秘的门,还要追溯到1927年。当时,因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中央机关暂移武汉。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共中央所在地武汉的局面急转直下。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作出将领导机关迁回上海的决定。而当时的上海,正处于白色恐怖的氛围之下,要开展革命工作亦是困难重重。
1928年初,原在中共湖北省委工作的熊瑾玎受周恩来委派到上海担任中央会计,负责筹措和管理经费,并物色机关办公用房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熊瑾玎便以商人身份出现,去找适当的房子。经过四处选址,熊瑾玎在四马路(今福州路)天蟾舞台后面(今云南中路171-173号),找到一处可由一个小弄堂进出的房子,可供政治局开会办公之用。
这扇门背后的革命工作和人间烟火|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中共中央
文章插图
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貌(摄于1946年)
房子的全部楼面共有三间,一间面积较大,作为客厅,可容纳十余人,其余两间一间做卧室,一间堆放东西兼做厨房。楼下是一个周姓医生开设的“生黎医院”,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病,正好可以掩护往来的地下党员。这所房子让熊瑾玎最感满意的地方还在于它位于天蟾舞台(现天蟾逸夫舞台)后面,可以从天蟾舞台西侧云南路直接到二楼房间,不必经过楼下医院;万一出事可以从楼梯撤退出去混入来往的市民之中。熊瑾玎经过多次考察发现,这是个险中求安的好地方,周恩来在熊瑾玎陪同下看了房子,十分满意。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