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从种草到踩坑,网红景点的玄学

(观察者网讯 文/卢思叶 编辑/庄怡)冷知识:据不完全统计 , 中国有43个小圣托里尼 , 102个小京都 , 68个小镰仓 , 52个小瑞士 , 40个小奈良...数量上已经可以实现不出国门游世界 。
热知识:不少旅客在不远万里打卡上述目的地后都会暗自吐槽一句:“简直是诈骗的程度 。 ”这就是网红景点 , 一个开盲盒的游戏 , 不到现场揭下滤镜 , 你永远不知道卖家秀背后真实的买家秀是什么 。
不久前 , 滤镜景点事件引起过一阵热议 , 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旅行:期待满满准备来一场刷屏朋友圈的网红之旅 , 结果是信了网图的邪 , 灰头土脸踩了一天雷 。
网红景点本身不是贬义词 , 在受疫情重击后 , 打造网红目的地是旅游业复苏的一个催化剂 , 但实际操作中 , 过度包装和虚假宣传已经让人们不再轻易相信内容营销 。
我们究竟如何躲避“滤镜景点”的坑?这不仅要游客擦亮眼睛 , 也要旅游产业跟上网红的热度 。
抓住旅游的流量密码
今年国庆 , 一群兴致勃勃出门旅游的年轻人被滤镜照片欺骗了 。 一位博主去到网红景点“粉红色少女心沙滩”发现 , 现场实际是块砖红色碎石裸地 , “就一小块 , 里面还全部都是人” 。
游客|从种草到踩坑,网红景点的玄学
文章图片

图源@你的镜仔没改名次数版
打卡网红景点被骗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 但每次都能被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对比震惊到:“星光草原露营地”现场是枯黄的乡野草地 , 还遍地垃圾;“楚门的世界同款海边白色天空阶梯”只是架在沙滩上的半截白色楼梯;三亚“超好拍的秘境蓝房子”只不过是海边一个破旧掉漆的小屋......
笔者一直很好奇 , 为什么仅靠几张照片就能吸引游客络绎不绝 , 明知可能踩雷也在所不惜?在刷了无数篇网红景点推荐后 , 格局打开了 。
以前人们看景点是追求壮观、优美 , 现在是追求独特、小众 , 每篇网红景点推荐帖下面都要带上“新晋地标”、“小众打卡”几个tag , 不然都没有流量 。
而游客打卡景点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出片” , 不管怎么平平无奇的景色 , 只要拍照角度神奇 , 加上神秘滤镜 , 就出现了这世间独有的美照 , 彰显出小众的品味与精致 。
这也是明知滤镜存在 , 游客还是要亲测一番的原因 , 平凡人想要获得更多的点赞和目光 , 还要靠打卡网红景点 , 没有一组满意的照片发朋友圈基本相当于没来过 。
游客|从种草到踩坑,网红景点的玄学
文章图片

可以说 , 今天的旅游需求已经彻底改变了 , 游客的偏好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