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案 空印案

朱元璋时期的“空印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起“空印案”简单来说就是朱元璋认为官员提前在空白文书上盖章的做法涉及贪污舞弊,所以下令对此进行严查,从而引发了一场大案 。“空印”这一做法其实自元朝时期开始便已存在且十分普遍,而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也不曾对这种做法进行过明令禁止,所以明朝官员也就延续了这种做法 。按照规定,当时各地地方官每年都要向朝廷报送账册、钱粮,且这二者的数量必须得保持完全一致 。
但是粮食这种东西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损耗,如此一来其数目自然也就无法与账册保持一致 。因为这一原因,当时不少地方官都会采用空印这一做法来避免重报 。但是朱元璋却认为空印做法会导致贪污舞弊,所以他在知晓这一现象之后表现得非常震怒 。其实元朝时期确实曾发生过因空印而导致的舞弊行为,再加上朱元璋又是元朝腐败统治的受害者,所以他才会如此排斥空印做法 。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直接将空印做法定义为欺罔行径,这也导致丞相、御史等重臣都不敢出言劝谏 。之后朱元璋先是下令处斩了主印官员,而后又打算将那些使用了空印的官员全部治罪 。当时有一名为郑士利的官员曾上书向朱元璋仔细说明了官员使用空印的理由,解释先印而后书只是权宜之计 。此外他还说明朝并无律法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空印,所以以此为由将官员治罪恐怕难以服人 。
虽然郑士利言辞恳切,怎奈朱元璋并不买账 。朱元璋在看到他的上书之后曾下令彻查此次事件的幕后主使,但是查到最后也没查出来 。然而即便如此,郑士利依旧还是遭到了流放 。而那些使用了盖有官印空白文书的官员也都遭到了严惩,涉案人数多达千余人,约占当时官吏总数的百分之五 。

明末三大案 空印案

文章插图
明朝期间的“空印案”是怎么回事啊?明朝期间的空印案,是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 。
【明末三大案 空印案】在明朝时每年地方都需派人至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方能结算 。
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 。
所以从运送一直到户部接收时的数字一定不会相符,在路上到底损耗了多少,官员们无法事先预知,只有到了户部将要申报之时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额 。
所以派京官员都习惯用空印文书在京城才填写实际的数目,明太祖朱元璋获知此事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官员相互勾结的欺君重罪,因而下令处罚所有相关官员 。
扩展资料:
洪武年间,户部官员在统计地方钱粮征收时,考虑到钱粮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损耗的情况,因此往往是地方官员到了京城后再在空印文书上填写实际数目 。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大怒,认为这是官员间互相私通、贪污,因此下令将与此事相关的官员一并严惩,下令凡主印者沦死,佐贰以下榜一百,戍远方 。
此令发出后,从户部尚书到各地主守空印的官员皆被处死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官吏的贪污腐败行为打击十分严重,为了防止官吏间互相作奸贪污的情况 。
朱元璋下令各地在上报帐目时,必须造册两份,并盖上官印,一份移交户部,以便户部记录地方财政状,一份作以备用,如果出现数目不符的情况,不予报销,并将帐目驳回重新填造 。
但是空印的出现可以随时更造,也为贪污舞弊提供便利,因此明初因空印而滋生的腐败并不少见 。官吏仅凭一印一纸便可为文移以虐民耳 。
面对地方贿赂成风、徇私舞弊随处可见的情况,朱元璋决定采取严厉措施进行整治,其中之一便是对空印现象的整肃,也就造成了后来的空印案 。
空印案发生后,在朝中造成了很大的反响,官员们纷纷保持沉默,不敢再谏言,不过也有例外 。一位名叫郑士利的生员向朱元璋上书,直陈空印案的利弊,最后被朱元璋分配到江浦服劳役 。
不过空印案对明初吏治的肃清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许多贪污腐败者自此不敢妄为,朱元璋也乘此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洪武十八年郭桓案的爆发迎来了清算贪官劣吏的高潮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印案
明朝时候的“空印案”是怎么回事?明朝时期的“空印案”是一场冤案,但牵涉到的官员多达数百名,这个案子是因在空白文件上盖印子引起的 。
一、“空白案”的缘由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