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电子书 于永正( 四 )


二、以文化己,以德润心
于老师喜爱语文毋庸置疑,如果说他更爱什么,那一定是孩子,从他的课堂实录以及教学视频就不难发现,他对学生的爱是油然而生的,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之后 。
正是由于他深爱儿童、了解儿童,便会不由自主蹲下来看儿童 。他的课总是真实而质朴,充满了人文气息与欢声笑语 。他多才多艺随和幽默,总能配合学生的表演,而不是让学生配合他的表演 。
他曾经写过自己刚上班时的窘迫,也会被学生气的火冒三丈控制不住脾气,但随着阅历的提升,他越发能把自己当成孩子,并用温和的性格气质、崇高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孩子,让他们爱上自己爱上语文 。
于老师笔下的《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分为阅读和口语交际与习作两本)也非常值得阅读 。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手教师来说,能结识于老师,既能获得一份可操作性强的语文教学指南也可以缓解那种被学生扰乱的躁动不安 。
特级教师于永正:5个秘诀,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 读书笔记特级教师于永正:5个秘诀,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身教”无痕 。教育一旦有痕——让学生感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十有八九,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
秘诀一:让每个学生都感到你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 。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确实很难;可是,若像美国教育家拖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 。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某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而故意犯错误 。有一年,我班里一个小男孩,上课时总和同桌发生纠纷,每次被发现就嬉皮笑脸地望着我 。于是我经常找他回答问题,读读课文,还收作业 。不久他就和我亲近起来,后来我稍加引导,他的小毛病就都改正了 。
其实,每个学生,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十分在意老师是否注意他 。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 。
其实,做出喜欢学生的样子,很简单,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总之,一定是“行为” 。
秘诀二:老师要有点孩子气,童心不泯
张光鉴曾说:“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和学生相似,而不能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 。”
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 。
童心不泯的标志之一,是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就发现不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美的价值 。我们教书育人需要良好的情感,而这份情感就是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 。
童心不泯的标志之二,就是“孩子气” 。我带学生郊外游玩,像个“孩子王”似的,带着他们玩小孩子的把戏,我完全就是一个孩子,沉浸在其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师 。
也许有人会说我“孩子气”太重,不像老师了 。但事实证明,我越和学生相似,学生越亲近我 。
童心不泯的标志之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 。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后进生这个群体是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 。我会让他们读两本书 。一本叫“无字之书”,这本书就是我 。我会努力让他们从这本书里读出尊重、宽容、开朗、乐观、耐心、一丝不苟 。另一本是“有字之书”,是我让后进生读的最重要的书 。只有读书,才能根本上转变一个人,多少事实让我对书的力量深信不疑 。
童心不泯的标志之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 。一个真正了解学生的老师,岂能不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五十多年了,学生一年年地长大,我却还是个孩子 。是一届一届学生的童年延续了我的童年 。
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我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
秘诀三:身教重于言传
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 。为什么“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比“言教”大得多?
因为,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因为,“身教”无痕 。教育一旦有痕——让学生感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十有八九,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
教育有“说服”和“看服”之分 。有人研究,人接受外界事物,主要靠视觉和听觉 。就比例来说,视觉占83%,而听觉只占11% 。
所以,这些年来,我首先要做到:
穿戴不敢随便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