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城山色,旧时济南的那些山景古朴沉郁!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 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 这儿准保暖和 。 ’真的 ,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 ,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 有了依靠 。 ”这是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里描述旧时济南的文字 。
济南多山 , 因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 , 地势南高北低 , 因此其南部多山 , 但皆不高 。 如历城之千佛山、龙洞;长清之五峰、灵岩;平阴之翠屏、谷城;章丘之湖山、长白等 , 多秀媚 , 少者亦有雄壮之势 。 而济南城内及近郊还有大佛山、华不注山、药山、玉函山等 , 各有千秋 , 有摩崖者、有寺庙者、有道观者、有名泉者 , 不一而足 。
千佛山
济南|一城山色,旧时济南的那些山景古朴沉郁!
文章图片
摄影:李锋
干佛山在旧城城南五里 , 海拔285米 , 山势东西横列 , 陡峭壮丽 , 与大明湖、趵突泉共为济南三大名胜 。 千佛山 , 古称历山、舜山、舜耕山 , 盖因古代虞舜曾躬耕于此 , 济南也因山名而称历下和历城 。 隋唐之际弘扬佛法 , 在山上因山列势凿窟造像 , 广开庙宇 , 遂改名为仙祓山 。 此后历代山上佛道并盛 , 香火缭绕 。 每逢农历三月三和“九九”重阳 , 山上均举办庙会 。 济南士庶 , 踏青登高 , 俯瞰泉城 , 山下济南雄城峙列 , 明湖如镜 , 黄河如带 , 绿柳烟波之中 , 七十二泉如明珠落盘 , 一城景色 , 尽收眼中 。 后世因“仙祓”音转及山上百窟千佛 , 而习惯称之“千佛山”至今 。 千佛山冈峦雄秀 , 俯视万家 。 佛宇亭榭 , 半倚岩壁;磴道纡盘 , 凡历三数百级 。 至西山口 , 有木坊 , 颜曰“峰回路转” , 回视城郭平原 , 境象变易;逛东有坊曰“齐烟九点” , 临一览亭 , 望见鹊华河济 , 山水依依 。
佛慧山
济南|一城山色,旧时济南的那些山景古朴沉郁!
文章图片
摄影:邵凯
旧时济南人俗称“大佛山” , 在千佛山东南五里 。 因山上雕有宋代大石佛 , 古时又称大佛山 。 明万历年间 , 济南知府平康裕在山上建巨大石柱 , 像橛子 , 俗称为“橛山” 。 又因像支笔 , 又雅称“文笔峰”或“文壁峰” , 山上危石矗立 。 古人迷信风水 , 认为济南城地势低洼 , 地下多水 , 像一条船 , 如果不把它牢牢系住 , 将来便会被水冲走 , 所以在此山上立了巨柱 , 作为系“船”的石桩 , 把济南城这条“船”系牢 。
玉函山
玉函山又名“兴隆山”“小泰山” , 出城往南十里即到 。 海拔523米 , 是济南近郊最高的山 。 相传 , 汉武帝赴泰山封禅 , 回驾时登此山顶 , 忽有鸟惊飞 。 而鸟飞处留一玉函 , 内装玉钗一对 , 武帝得之 。 从此这座山便被称为玉函山 。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有此说 。 山阴有峪 , 名“西佛峪” , 因在龙洞佛峪之西 , 故称 。 峪中苍松翠柏 , 丹柿红叶 , 斑斓似锦 。 峪尽头 , 东、西、南三面绝壁峭立 , 北临深谷陡坡 。 坡顶有庙 , 庙前立清康熙年间石碑 , 碑文记载此庙名为“三仙宫” , 宫内供奉守山门的卫士王灵官 , 所以亦称“灵官庙” 。 东南不远处 , 有一十余米宽的新月形天然石台 , 为隋代“佛峪寺”遗迹 。 石台北侧为深谷 , 谷内古木森森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