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访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用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遗产 , 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 。 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顺利如期举行 ,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也推动冰雪旅游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 各地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创新颇多、成果颇丰 。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 , 东北地区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 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 ,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带 。 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 , 走访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冰雪旅游主体 , 看“冷资源”如何产生“热效应” 。
——编 者
为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 , 做好赛后场馆利用 , 巩固“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和冰雪旅游需求 。
据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 近年来 , 我国冰雪旅游迎来快速发展 ,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市场基础强大 , 总体需求旺盛 。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测算数据显示 , 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2022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 , 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
投资持续加大 , 有效供给增加 。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测算数据显示 , 当前冰雪旅游投资依然火热 , 同时更加理性 , 正从单纯的规模扩张向提质扩容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 在重大项目领域 , 2018—2020年 , 冰雪旅游重资产项目的总投资规模近9000亿元 , 2021年新增重资产项目投资总额约900亿元 。
文化和旅游融合 , 赋能效果显著 。 冰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是民俗文化特色突出的地区 , 通过将冰雪资源与当地文化资源融合 , 形成各种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 。 黑龙江、吉林将自然雪景、雾凇景观、冰雕景观和特色冰雪赛事活动、冰雪节庆活动、地方美食等结合 , 广受游客欢迎 , 形成了独特吸引力 。
政府推动有力 , 释放政策红利 。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发展 , 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 , 加快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 , 打造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旅游基地 。
2021年 , 《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 , 提出加大冰雪旅游产品供给 , 推动冰雪旅游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 。 在此基础上 ,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开展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认定工作 , 正式公布北京延庆海陀、河北涞源、河北崇礼、内蒙古扎兰屯、辽宁宽甸天桥沟、吉林丰满松花湖、吉林抚松长白山、黑龙江亚布力、四川大邑西岭雪山、陕西太白鳌山、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和新疆阿勒泰等首批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