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台长城|景区说之司马台长城景区

司马台长城|景区说之司马台长城景区

文章图片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部120公里的险关重镇古北口境内 , 全长5.4公里 , 敌楼35座 。 此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 , 是一段偏离原北齐长城基础的明长城 , 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构思新颖、形态各异 , 它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地 , 形成一段“奇妙的长城” 。 也是至今仍保留代长城原貌的一段古长城 。

综观司马台长城 , 可用“险、密、全、巧、奇”五字概括 。 险:司马台长城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 , 蜿蜒曲折 , 惊险无比 , 尤其是天梯和天桥两段 , 更是险中有险 。 天梯是单面墙长城 , 坡陡墙窄 , 最窄处不足半米 , 呈直梯壮沿山体上升 , 两侧更是陡峭悬崖 , 置身其上 , 俯首下望 , 令人目眩 。 天梯顶端 , 便是天桥 , 长不逾百米 , 宽只有一砖 , 约40厘米左右 , 两侧又是悬崖绝壁 , 令人不寒而栗 , 英雄气短 , 游客把这儿称作咫尺天涯 。
密:是司马台长城又一特点 , 两敌楼相距最近仅43.8米 , 最远600米 , 一般都在100-------200米之间 , 若按当时明代筑长城的规定 , 每500米修敌楼一座的话 , 可见此段长城是一例外 。
全:是指敌楼和城墙的建筑形式奇特多样 。 从外观来看 , 敌楼有单眼楼、双眼楼、三眼楼、四眼楼和五眼楼 , 有单层楼 , 上下相通的双层楼和三层楼 。 它们均为空心敌楼 , 大小不一、形态组合各异 , 是按驻军的官衔等级 , 驻防人数以及地势险要程度分别来建造的 。
巧:体现为进可攻 , 退可守 , 步步为营的障墙 。 而小天梯上的障墙 , 可谓登峰造极 , 在20多米的垂直落差内从最顶上的障墙箭孔 , 一直可以通过所有障墙的射孔 , 到达最下的射孔 , 精巧之至 , 另人赞叹 。 由此可以想像昔日戌边将士苦战御敌的战争场面 。

奇:构筑在溶洞上的长城 , 洞与城的巧妙组合 , 在整个明长城中绝无仅有 , 令人称奇叫绝 。
【司马台长城|景区说之司马台长城景区】司马台长城虽以山势险陡、长城雄奇为主景 , 却不乏碧波荡漾、湖光帆影的优美环境 , 长城角下的鸳鸯湖赋予了这段长城以灵性 , 清澈的湖水 , 是由水量充沛、四季凉爽的冷泉和冬季热气喷涌、水温常年在38℃的温泉汇聚而成的 , 湖水冷暖各半 , 经东历夏 , 从不结冰 。 夏季里荡舟湖上 , 清风徐来 , 让人神清气爽 , 心旷神怡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