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她以建筑吸睛,走别样乡村振兴路!

建设|她以建筑吸睛,走别样乡村振兴路!
文章图片

【建设|她以建筑吸睛,走别样乡村振兴路!】建设|她以建筑吸睛,走别样乡村振兴路!
文章图片

建设|她以建筑吸睛,走别样乡村振兴路!
文章图片

依山傍水人家 , 文村坐落在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北山区的洞桥镇境内 。 村居背靠一山 , 形似毛笔 , 当地人以文笔峰世代相称 。 在文笔峰一侧 , 有一泓终年不会干涸的小泉 , 形似砚台 。 据文村沈氏大姓的家谱记载 , 因村内有笔有砚 , 故名“文村” , 以耕读传家 。 拥有徐家传说、扬名山“八部天子”故事和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村十景、天井山、洞顶泉、天井生态农庄等特色景观资源和40多幢明清古民居 。
建设|她以建筑吸睛,走别样乡村振兴路!
文章图片

文村概况
洞桥镇文村位于国家级4A级景区岩岭湖区域内 。 得益于村民古朴的家风 , 40余幢建造于明代、清代、民国三个时期的古民居 , 保存完好 。 每个时代的房子形态各异 , 高低错落 , 相得益彰 。 近年来 , 文村村两委会以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为契机 , 抢抓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机遇 , 从2013年起以建设实施“杭州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浙江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综合试点工程”为抓手 , 把全村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新高度 。 那么文村是如何逐步将自身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呢?今天亮节君就携手各位看官将其中发展奥秘一探究竟!
建设|她以建筑吸睛,走别样乡村振兴路!
文章图片

文村发展
1.加大基础投入
2009年以来 , 文村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 实现“移民下山、还绿于山” 。 2013-2014年发起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 , 总投资800多万元 , 文村正式走上新乡村建设的道路 。 2016-2017年杭州市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 总投资870多万元;2018年3A级景区村庄创建 , 经过这几年政府扶植力度的不断加深 , 文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 。
建设|她以建筑吸睛,走别样乡村振兴路!
文章图片

2.借力名人效应
文村村的声名鹊起 , 大抵是要归功于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世界“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教授 。 2012年起 , 王澍带着同是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 , 一趟趟地奔赴文村 , 一心缔造他理想中的“富春山居” 。 2015年浙江省住建厅在文村村启动实施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省级综合试点工程 , 由王澍教授设计 , 按照传统村庄“传承、复活、发展”的建设要求 , 抓传承、重特色 , 古村落保护和新村建设并重 , 成功打造“村民宜居宜业、市民宜游宜乐”的生态特色村 。 完成了22幢浙西新派建筑风格的安置新民居建造和30余幢古民居“修旧复旧”工程 。 除了供当地居民入住 , 剩下的都被用作了民宿、咖啡店、活动工坊等 , 且别出心裁地都以节气命名 。 至此富阳文村在建筑史上和新乡村建设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