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清明小长假“遇冷”,跨省团队游“熔断”背后:旅游人,还有必要坚守吗?

文/李丹
“有没有可能 , 你刚止损 , 就反弹了 。 ”
疫情以来的第三个清明小长假前夕 , 一些或无奈或彷徨的旅游人仍在观望 。 在他们还不算久远的记忆里 , 清明本该是旅游旺季的开端 , 而后历经五一、暑假、直至十月 。
但今年清明小长假 , 周边游、自驾游仍然是主流 。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 , 2022年清明节3天假期 ,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 , 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0% 。 与此同时 , 国内旅游收入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9.2% 。
旅游行业从业者候炜亮告诉笔者 , 他所在的旅行社 , 出境板块早已经没了 , 之前200多人的公司 , 现在剩50人 。 刚刚过去的两个月 , 候炜亮一共上了15天班 。
“旅游从业人员还有必要坚守下去吗?已经30岁了 , 等不起了 , 可是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不久前 , 问答社区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 。 该提问被浏览了130余万次 , 有200多人给出回答 。
对于旅游人而言 , 坚持何在?放弃 , 又是否有更好的出路?笔者联系到其中几位 , 并与他们聊了聊 。 去年刚还清银行欠款的黄侃淳说 , 无论如何 , 他都相信 , 人活着是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和自己 。
而为谋生存 , 在迷茫无收入的时候送过外卖、做过快递兼职的林骁则告诉笔者 , 从前 , 他总渴望疫情结束 , 但后来想想 , 即便结束也回不到过去了 。 “行业在变 , 飞机和高铁、民宿和酒店都在变 。 我们是不是要改变下思路 , 不是等 , 而是做出一点变化 。 ”
旅游人百态
过去三年 , 提起“兼职”这两个字 , 不少旅游人肯定不陌生 。
为了还清数十万元银行欠款 , 2015年出来创业的黄侃淳先后开过滴滴 , 给杂志社写稿 , 在小朋友的生日宴上当摄影师 , 甚至给前公司的同事当枪手 , 向以前的下属推销保险 。
黄侃淳记得 , 推销保险那天 , 他从晚上9点一直等到11点 。 末了 , 对方给了他15分钟 , 当场花600元 , 买了一份最便宜的保单 。 对方说 , 我觉得你挺不容易的 , 但就这样吧 。 随后 , 黄侃淳算了算 , 那一单下来 , 他挣的钱还不够支付那3小时停车费的 。
2019年开始创业 , 和朋友合伙开了个10人小公司的林骁同样熟悉“兼职”这两个字 。 2020年 , 面临业务几乎全部停歇的状态 , 林骁送过外卖 , 也送过快递 , “骑着电动车在街上跑的时候都觉得憋屈” 。
彼时 , 同事们大都主动或者被动转型 , 有去做保险的 , 也有进了金融贷款、房地产销售等不同领域的 。 但林骁没有离开 , 他挣扎着 , 靠做各种兼职活了下来 。
在社交媒体平台和新闻报道里 , 旅游人兼职谋生的方式更为繁多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