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川端康成逝世50年|没有川端的“川端路”

一 茨木
我在日本最初住过的、也是住得最久的地方 , 是大阪府下辖的地级市 , 茨木 。 幼失怙恃的川端康成在茨木的祖父母家获得庇护 , 终于又在此再失至亲 , 过早体味了生之无常 。 在茨木中学念书时 , 有位深受他敬爱的老师不幸去世 。 川端康成把葬礼经过记述下来 , 在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肩扛恩师的灵柩》的处女作 。
大阪无人不知 , 茨木却是籍籍无名 。 从出名热闹的大阪心斋桥到茨木得花上近1个小时;这里的商店街到了5点左右便关门休息 。 尽管如此 , 这个大阪与京都间的小城居住起来还是相对便利 。 有两条电铁穿越市中 , 其中一条的车站就在川端康成恩师举行葬礼的茨木别院旁 。
我是喜欢川端康成的 。 最初选择住所便是因川端康成而定了茨木 。 抵达日本时 , 在户籍窗口办过手续证明 , 拿着“欢迎成为茨木市民”的信封和各种说明 , 去邮局办事 。 排队排了很久 , 对面有位同样等了很久的日本阿姨 , 手里拎着某植物系护肤品的口袋同我搭话 。 她瞟着我手里的信封说:“欢迎到茨木啊 , 我也是茨木市民呢 。 ”我有点紧张地回道:“我是外国人 , 刚来的 。 ”她继而询问我为何住茨木 , 我答说喜欢川端康成 。 她便很欢喜地说:“我也喜欢川端康成 , 我妈妈也喜欢 。 今天妈妈生日 , 所以我买了手霜送她 。 不介意的话 , 这个赠品送你 , 在茨木加油啊!”
日本人大多性情薄凉 。 在我此后的数年生活中也并未同陌生人发生类似的故事 , 即便常被形容为豪爽的大阪人也没什么显著的热情之处 。 同这位阿姨的温暖邂逅令我日后常常回想 。 我对茨木最初的记忆充满了芬芳的味道 , 不得不说 , 在某种程度上是拜川端康成所赐 。
我在茨木最初的家与川端康成文学馆比邻 , 每天遛弯都能顺便瞄一眼文学馆 。 那是个朴素的红砖建筑 , 掩映在行道树之中 。 虽是免费开放 , 但藏品不少 , 并不马虎 。 叶渭渠先生翻译的中文版《雪国》也是展品之一 。 展览涵盖了川端康成一生的足迹 , 与茨木相关的内容更是介绍详细 , 还有一部长约6分钟的“川端康成与茨木”的短片可看 。 我后来搬了一次家 , 住在川端康成念书的中学旁边 。 川端康成住在祖父母家 , 每天从家里步行6公里到学校念书 。 现在 , 周边建起了各种配套设施 , 十分方便 。 但想必当年是个寡淡无趣 , 除了念书无甚娱乐的地方 。 附近有家老式文具店 , 满满的昭和风 。 据传这家店很有历史 , 或许川端康成上学时也从这里买过文具吧 。
日本人喜欢卡通 , 每个市都有自己的代表形象 。 和大部分可爱形象不同 , 茨木的形象是个手持棒子的红脸小鬼“茨木童子” 。他是在日本的古籍中有记载的鬼 , 据说出生难产 , 甫一落地便能走路 , 且口中有牙 , 目光敏锐 。 父母大骇将其遗弃 , 由无儿无女的理发匠夫妻抚养长大 。 某天他刮伤客人的脸 , 发现了自己的嗜血本性便一发不可收拾 。 遭养父母遗弃后 , 遂感人间生无可恋 , 追随了京都的恶鬼酒吞童子 , 在其手下作恶 。 这茨木童子按如今的说法细一品品 , 也是个原生家庭不幸的天才少年 。 川端康成在茨木度过少年时期 , 冥冥之中或许自有因缘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