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一个石匠在龙门修了50年石窟

【村里|一个石匠在龙门修了50年石窟】村里|一个石匠在龙门修了50年石窟
文章图片

4月13日 , 河南洛阳 ,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 研究人员发现大佛额头处有贴金残留 。 视觉中国供图
村里|一个石匠在龙门修了50年石窟
文章图片

刘建社在工作中 。 刘建社供图
67岁的刘建社 , 在河南洛阳伊河两岸的峭壁上 , 做了50年石匠 。
很多人都知道 , 这里保存着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龙门石窟;很少有人知道 , 从北魏孝文帝年间起 , 有10多个朝代的石匠在这里刻凿长达1400余年——这是刘建社的前辈们 。
2021年年底 , 龙门石窟奉先寺时隔50年再次启动大修 , 对奉先寺大佛顶部及两侧的危岩体进行修复加固及渗漏水处理 , 目前进程已过半 。 刘建社是队伍里唯一的石匠 。 大修开始后 , 他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 , 冲个奶粉、吃个馒头 , 7点离家去干活 , 每天在50米高的脚手架上工作8个小时 。
龙门石窟现存2345个洞窟像龛 , 几乎每一处刘建社都去过 。 他不清楚改朝换代的历史风云 , 也不晓得那个最大的卢舍那大佛是什么来头 。 但11万余尊造像的朝代 , 他能够依稀辨认——用自己的方式:“衣裳不一样 , 胖瘦不一样 。 北魏的服饰比较花哨 , 唐朝的佛像稍微胖一点……”
这个初中文化程度的老石匠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修好它们 , 让龙门石窟传下去 。
与龙门石窟一同存在的石匠村
成为一个石匠 , 是刘建社还没来得及选择就已经到来的人生 。
1955年 , 他出生于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刘井村——这是一个世代刻石为生的“石匠村” , 距离龙门石窟约5公里 。
刘井村坐落于伊河南畔 , 据媒体报道 , 这里“灌溉极为方便 , 当地人称其为井地 。 刘姓人最早迁居于此 , 就以井字命名 , 称刘井” 。 村子附近有一采石场 , 凭借丰富的石料资源 , 刘井人世代在此采石、雕刻 , 与石结缘 。
龙门石窟自开凿以来 , 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的50年 , 都依附着石头度过 。 周围的石匠村不止刘井村一个 。 在龙门石窟早期开凿的古阳洞南壁上 , 还记录着北魏时期新城县(今洛阳市伊川县)的官员孙刘二人 , 带领200名新城县石匠斩岸开石、造像刻碑的故事 。
自刘建社记事起 ,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石匠” , 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也是 。 在见到龙门石窟之前 , 刘建社就在村里见过一尊宋咸平三年( 公元1000年)所刻的石佛像 。 更早些时候 , 文物部门还在刘井村发现了“隋佛”和“唐佛”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