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琼州古书院:闻徐徐书海香 听洋洋弦诵声

春日暖暖,春意融融,正是一年最好的读书时刻 。不光今天如此,古代海南人也勤于读书,最终打造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在海南文化教育发展中,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朝丘濬曾以“弦诵之声,将由是洋洋乎四海之间”对新落成的书院进行由衷赞美 。时至今日,海南依然有不少书院遗存,它们是海南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 。来一场穿行古书院的旅行,静听海南读书声,别有一番风味 。
穿行琼州古书院:闻徐徐书海香 听洋洋弦诵声
文章图片

航拍海口五公祠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张茂 摄

海南书院
琼山为盛
位于岛北的琼山,是古代全岛经济文化最好的地区,因此在书院建设上也是引领全岛 。据胡素萍、章佩岚《海南古代书院》显示,明朝时海南有书院20余所,琼山就有8所;清朝时海南有书院40余所,琼山更是占了一半之多 。可以说,琼山撑起了海南书院文化的半壁江山 。琼山延续至今的书院有五公祠和琼台书院 。
海南著名的五公祠素有“海南第一楼”之称 。它实际上是由书院逐渐演变而来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今儋州)安置 。在渡海之后,他需要先到琼州府报到,因此在琼州住了十几天,并发现两眼泉水,分别将其命名为“洗心泉”“浮粟泉”,从而开启了海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双泉文化” 。苏轼被赦北归后不久仙逝于常州,琼州士子闻讯非常感伤,于是在双泉旁建起一座书院,这就是海南历史上最早的东坡书院 。几经演变,到明朝时,琼山的东坡书院成为祭祀苏轼的专门性场所——苏公祠 。
明朝万历年间始建的五公祠就位于苏公祠旁边,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被贬海南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而建 。苏公祠、两伏波祠以及五公祠连成一片,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被人们统称为五公祠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兵备道朱采主持对五公祠进行扩建,从而使其达到空前鼎盛的规模 。
海南“五公”以及苏轼都是忠君爱国的典范,而且均为饱读诗书并有诸多文学作品传世的士大夫,对海南士子产生了极大的熏陶作用,真可谓是“唐宋君王非寡恩,海南人民有奇缘”!如今,我们走进五公祠,无论是院内先贤的石雕,还是馆内的各种陈设以及文字介绍,让人顿生肃穆之感和仰慕之情 。
穿行琼州古书院:闻徐徐书海香 听洋洋弦诵声
文章图片

海口琼台书院 。李幸璜 摄
【穿行琼州古书院:闻徐徐书海香 听洋洋弦诵声】如今位于琼山区府城中山路的琼台书院虽然不是海南历史最久的书院,但是见证了海南教育发展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进士出身的焦映汉被任命为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 。到任后,焦映汉先后赴各县巡视,还先后瞻仰奇甸书院(由丘濬创建)、东坡书院等,出于对苏轼、丘濬、海瑞等人的景仰,又深感海南教育的落后与衰败,决定筹建书院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于琼州府城中心的琼台书院落成 。琼台书院作为海南教育重地,不少本地知名士子先后执教于此,极大推动教育的发展 。嘉庆十四年(1809年),曾在琼台书院攻读的定安人张岳崧考中进士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将海南科举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