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保护文物、保护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故事,有他们在!

【故事|保护文物、保护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故事,有他们在!】中西合璧、古今兼容 。 从一个视角 , 凝练了天津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
走在津城的街头 , 会遇见中国传统建筑 , 院落深处飞檐青瓦 , 雕梁画栋;而徜徉在五大道、意风区、解放北路 , 又是另一番味道 , 自十九世纪中叶天津开埠以来 , 这座东方城市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进而交流融合的过程 , 被一笔一划地印刻在一幢幢洋楼上 , 并留存至今 。
“天津城市的建筑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 保持着传统建筑古雅、庄重的风格 , 又有西式建筑的符号和细节取长补短 , 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威如此评价 。 张威是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 , 这些年来他参与了天津文庙、李纯祠堂、庆王府、浙江兴业银行旧址等百余处津城文物建筑的修复设计 。
在他看来 , 这些历经沧桑的建筑是文物 , 是天津历史的积淀 , 是这座城市真实的色彩 。 他更希望加倍珍惜这些建筑 , 在保护中合理利用 , 使文物的价值得以传承和发展 。 那么 , 文物建筑应该如何做好“保护、传承、利用”这篇文章呢?又该如何延续它新的生命周期呢?
暮春的午后 , 约上张威副教授 , 听他讲述这其中的精彩故事 。
津门“庄王府” 跨度几百年
坐落于南开区白堤路82号的李纯祠堂您熟悉吗?这座始建于1914年的三进院落 , 历经10年才建造完成 , 它还有另外几个名字 , 南开人民文化宫、三宫、津门“庄王府”等 , 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历史 。
故事|保护文物、保护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故事,有他们在!
文章图片
李纯祠堂鸟瞰图(设计图)
1914年 , 江苏督军李纯购得北京西四北太平仓的清朝庄亲王府 , 分拆下建筑部件及材料运抵天津 , 花费10年时间建造了一座“祠堂” 。 建设期间 , 李纯去世 , 他的弟弟李馨完成了后续的工程 , 当时被世人称为“李公祠” 。 抗战时期 , 李纯祠堂被侵华日军占据;新中国成立前夕 , 这里又被国民党军队占用 , 祠堂遭到了破坏 。
进入到上世纪50年代 , 这座祠堂曾作为职工宿舍使用过 , 而后新建了仿古门楼以及两翼围墙等 , 并在第三进院里建成了一座可容纳千余人的剧场 , 并被命名为南开人民文化宫 。 有了“一宫”“二宫”在前 , 市民们也将此简称为“三宫” 。 再后来 , 这里是繁极一时的南开书市 , 曾举办过“挂历展” 。 修缮后 , 为开发旅游 , 李纯祠堂又被冠以“津门庄王府”的雅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