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消费者跟风、资本热捧,但“露营热”还是伪需求?( 三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2小时度假圈”的精准预判 , 让本地游产品的丰富性和质量成为激发消费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 正是因为露营较为小众 , 才会给更多消费者的周边游带来新鲜感 , 自然成为它们首选的拳头产品 。

2021-2022年露营热门搜索关键词
(图源:2022 露营品质研究报告)
“在非必要不跨省的趋势下 , 露营已经成为当下较为流行的度假方式 , 并且热度还将长期持续 。 ”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库专家牟红认为 , 露营与酒店、民宿这一类传统度假方式并不冲突 , 甚至可以相互促进 。 例如 , 帐篷酒店、荒野民宿等 , 同样可以主打亲近自然 , 并兼顾大家对住宿品质的追求 。
但有从业者在做“露营+”改造的时候跑偏了 。 据《工人日报》报道 , 一些本应是满足房车补给和旅游休闲需求的房车露营地 , 打起了“安家置业”的擦边球 , 直接在露营地搞起了“房地产” , “租户可以选择以12万元的价格购买一辆房车 , 并且可以在这里住5年 。 5年后 , 可以选择将车开走 , 或者续费继续住在这里 。 ”颇受营地附近上班族的欢迎 。
由此也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 , 作为一项单纯的休闲活动 , 在资本的介入后迎来了产品和服务的迭代 , 而被赋予了更多功能的露营 , 正逐渐演变为一场消费者之间财富与审美的较量 。
毕竟 , 比起装备简单的常规露营 , 从营地车、户外椅、野餐垫、便携餐桌等装备的升级换代 , 到集所有东西于一体的露营房车 , 再到打着露营旗号的酒店和民宿 , “与精致露营沾边的装备和服务看起来都很高大上 , 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露营方式没有低配版本 。 ”
能赚一波热钱 , 但还不是“大众需求”

以结果来看 , 精致露营的生意确实有利可图 。
从此前马蜂窝发布的“2021热门露营地”等榜单就能看到 , 露营已经成为网红景观与新鲜玩法的“带货好手” , 还让火山露营、自驾露营、星空露营等更小众的玩法也成为了露营圈的新热门 。
热门地区的接待能力远逊于当前的实际市场需求 。 据了解 , 京郊的部分民宿、露营基地等在五一假期前就已爆满 。 途家4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 平台上北京地区民宿五一订单预订量比2021年同期增长一倍 。 其中京郊民宿预订量占五一期间全市民宿预订总量的90%以上 。
但这个被一众从业者看好并为之投入甚多的“新赛道” , 到底能不能算作一个可以长期火下去的“大众需求”?要知道 , 虽然看似露营已经爆火 , 但这个产品之所以在现阶段得到了大规模推广 , 主要是它满足了人们在特定时期的需求 , 很多消费者的跟风意味更浓 , 当这一波热度褪去过后 , 露营的真实红利还剩下几分?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