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概念解读、标准要求与实施路径( 五 )


6、便利化政策举措
面对国际旅游市场 , 要做到口岸设施现代化、出入境手续方便 , 鼓励中国旅游城市面向国际主力市场加大航班频次密度 。 出入境手续应该按国际通行的方式 , 对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者实行旅游签证和在72小时内免签 , 同时应方便中转客人作短暂停留 。
加快推进国际自由贸易岛、自贸区的建设进程 , 优化机场、港口免税店布局 , 完善离岸退税政策 。 可总结上海市先行先试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经验基础上 , 面向中国重点旅游城市推广实施人民币“自由兑换”政策 。
7、智慧化城市治理
首先是智慧文旅建设 。 要搭建以“一中心N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文旅服务体系 , 综合运用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 , 丰富文旅管理“神经末梢” , 汇聚融合政府各管理职能部门数据资源 , 提升城市感知能力 , 打造区域文旅综合管理智慧化“一张图” 。
其次是智慧城市建设 。 文化旅游具有包容性特点 , 旅游活动需要城市各个元素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 因此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 打造城市“智慧大脑” 。 推动文旅行业管理同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城管等系统充分对接 , 夯实算力底座 , 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治理体系 。
8、现代化基础设施
首先是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 旅游交通便捷程度是衡量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求 , 要构建以机场、港口为国际外环 , 高铁、高速为中国内环 , 公交、地铁为城市循环的立体交通网络 , 帮助游客实现高效、快速、安全、直达的交通环境 , 降低旅行过程中的交通时间成本 。
其次是国际化的目的地标识 。 多语种标识体系是世界各国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活动的基本条件 , 要推动重点交通枢纽、高等级旅游吸引物、城市公共场所建立多国别语种标识体系 , 并提供专业化人工服务 。
最后是完善的旅游紧急救援体系 。 要合理布局的各项救助服务设施 , 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 推动中国救援报警方式与国际进一步接轨 , 实现旅游安全事前宣传、事中提醒、事后总结全流程保障 。
9、专业化人才团队
区域旅游发展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 一方面 ,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 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从事各项旅游服务活动 , 在服务国际游客中尤其需要懂语言、懂文化、懂风俗的专业人员 。 另一方面 , 旅游业对管理方式和业态创新的要求非常高 , 唯有不断利用人才挖掘产品潜力 , 开发更多创意产品 , 才能够紧跟市场洪流 , 加强市场迭代 。
要坚持“外地引进+本地培养”两手抓的方式 , 在各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基础上 , 探索出台针对旅游人才的专门化政策内容 , 以丰厚的政策优势吸引高水平人才入驻 。 要大力培养本地专业化旅游人才、志愿者 , 开展各类涉旅行业技能培训课程 , 支持本地高校旅游专业学科建设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