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古建景观日渐重现!再现一个风貌完整的天坛

北京日报 | 采访人员 李瑶 邓伟
居民|古建景观日渐重现!再现一个风貌完整的天坛
文章图片

游客在天坛公园游览 。
夏日北京 , 蓝绿交织 。 位于中轴线南端的天坛 , 风动蝉鸣 , 庄严静谧 。 外坛内侧 , 7600平方米的街边公园里 , 国槐成荫、泡桐蔽日、蔷薇绚烂 , 行人惬意休闲 。
熟悉的人都知道 , 这里曾是一大片简易楼——天坛东里北区1至8号楼 。 2017年 , 东城区对其完成腾退 , 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 , 历史上外坛的郊祀景观重现 , 被遮挡了半个多世纪的部分天坛坛墙露出真容!
贯穿北京城南北 , 7.8公里长的中轴线是老城的脊梁和灵魂 。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 位于中轴线南端的天坛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祭天建筑群 , 其宝贵价值独一无二 。 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 北京加快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 , 天坛是其中一处重要遗产点 。
展开一张明永乐年间始建时的天坛地图 , 其建筑布局整体呈“回”字形 , 由两重坛墙构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 , 北圆南方 , 象征天圆地方 。 然而 , 伴随城市化进程 , 如今天坛的格局却成了倒“凸”字形 。 “天坛原本占地面积约273公顷 , 在历史进程中 , 内、外坛部分区域长期被一些单位、民居占用 , 尤其是正南、东南、西南‘三南’区域 , 最多时被侵占达90余公顷 。 ”天坛公园遗产办公室副主任吴晶巍叹息道 。
“三南”区域 , 以居民楼为主 , 隶属东城区天坛街道 。 天坛街道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 整个区域环绕着天坛公园 , 简易楼、平房区、老旧小区等各种历史阶段的楼栋都有 。 尤其是天坛南门、西门外 , 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57栋灰白色老楼 , 曾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最大的简易楼群 。
“一家三口挤在2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 , 卫生间、厨房和邻居共用 , 楼体酥化开裂 。 ”回忆过去40年的生活 , 居民宋金英恍如隔世 。 而宋金英家所在楼的后身 , 就是天坛的内坛墙 , 楼体的钢筋水泥紧贴着坛墙 , 原本的古朴风貌面目模糊 。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 改善民生 , 2015年 , 核心区最大简易楼腾退项目启动 , 涉及57栋2400余户居民 。 经过多年前期工作 , 天坛东门外 , 天坛东里北区1至8号楼简易楼也启动腾退 , 涉及居民170余户 。
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在全市范围内全过程公开管理 , 补偿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 , 房屋面积、补偿方式、签约情况等拆迁信息全部实时公示 , 居民可随时查阅 。 2016年起 , 包括宋金英一家在内的2000余户居民陆续告别危楼 , 搬进了安全宽敞的新居 。 “现代化的厨房卫浴 , 周边学校、超市、小花园一应俱全 , 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宋金英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