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苇|过雨荷花满湖香

【蒲苇|过雨荷花满湖香】? 王留强
六月 , 沿着湿漉漉的湖岸环行 , 满目青翠的绿植和行道树的枝条 , 伴随夏风摇曳闪挪 , 仿佛《诗经》里走出的女子 , 述说着龙湖的远古故事 。 6000多年前 , 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率领部族 , 历经艰辛 , 长途跋涉 , 发现了水草丰茂、适宜人居的龙湖 , 遂在此定都 。 这个叫作宛丘的地方 , 就是中原的淮阳 。 太昊伏羲氏定都后 , 以龙纪官 , 号曰龙师 , 因而此湖得名龙湖 。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 , 各地成千上万的人都要来太昊伏羲陵赶庙会拜祖 , 畅游龙湖 。 浩渺广阔的万亩湖面上 , 荷叶田田 , 风动荷香 , 令万千游客心旷神怡 , 流连忘返 。
望着鲜荷盈满的龙湖 , 导游小妮指着左前方的一片水域说 , 这里有一景 , 名为九曲十八弯 。 水道迂回曲折 , 荷花绕生 , 柳暗花明 , 一弯接一弯 。 大家接下来乘船游湖 , 必定能体验到湖水的绝美和妙趣 。
按照导游的指引 , 我们依次登船 , 穿好橘色的救生衣 , 湖面上风声乍起 , 刚刚还晴朗的天空 , 忽然间暗云涌动 , 接着蒙蒙细雨飘洒而至 。 湖面上顿时烟雨朦胧 , 静谧深邃 。 还好 , 游船有篷 , 置身于烟雨水波之中 , 灵魂仿佛要出窍而去 。
船缓缓而行 , 过了一座三拱石桥 , 便是一片开阔的湖面 。 湖面上 , 满目荷花 , 着碧镶绿 , 仪态万千 。 雨雾中 , 隐约可见右前方有一小岛 , 树木葱郁 , 间或有两三只小舟环绕 。 同行的朋友风趣道 , 这该是个情人岛吧 。 谈笑间 , 湖面上隐隐有筝声传来 , 远远望去 , 一只仿古画舫泊于荷花丛中 , 舫上人影绰绰 , 行近一看 , 只见一女子手抚古筝 , 行云流水;一女子翩翩起舞 , 妙姿绰约;男子奋力撑篙 , 使舟欲行 。 再行三五分钟 , 航道渐次窄狭 , 向往已久的荷花扑面而来 。 “荷叶罗裙一色裁 , 芙蓉向脸两边开 。 ”我侧身手掬清冽的湖水 , 洒向荷叶 。 荷叶顿时像被泼上了一捧晶莹剔透的珍珠 , 哗啦啦一颗颗滑入湖中 。
不多时 , 船进入一片蒲苇丛地 , 有燕子在苇丛间翻飞追逐 , 有鱼儿在湖水中穿梭畅游 。 两侧芦苇葱葱 , 热空气骤然聚拢过来 。 我忽然忆起《诗经》中《陈风》所描绘的神句:“彼泽之坡、有蒲有荷…… , 彼泽之坡、有蒲有茼…… 。 彼泽之坡、有蒲有萏 。 ”朋友们拿手机 , 以苇为景 , 或拍他或自拍 , 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 言及蒲苇 , 驾船的小哥说 , 蒲苇是淮阳的名菜 , 别号“淮阳大葱” 。 因其生菜水灵白皙 , 鲜艳嫩脆成为别具风味的一道美味菜肴 。 这里有一个传说 , 春秋时代 , 大思想家孔子周游列国时 , 曾三次来陈 , 居留四年 。 在龙湖岸边的高台之上收授门徒 , 讲儒家治国之道 。 此间常以龙湖里的蒲根为食物 , 所以又称为“圣人菜” 。 我们对小哥的解说报以热烈的掌声 , 这掌声换来了小哥对我们更多的热情 , 他说还有一个好地方 , 顺便带我们去看看 。 小船向着湖中的一处岸点驶去 。 登上岸 , 是一片开阔绿地 , 花草茂盛 。 蒲苇掩映处 , 是一个偌大的荷花园 , 名为荷花大观园 , 有的荷花粉红如脂 , 有的洁白如玉 , 有的杏黄醉人 , 有的翠绿赏心 , 各色花貌 , 光滑油亮 , 或羞涩含苞 , 或并蒂竞放 , 婀娜多姿 , 风情万种 。 其间时有游客登岸入园 , 赏荷闻香 , 拍照留影 , 人荷交互 , 自然贴切 , 别有一番情调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