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简介及主要内容人物介绍 水浒传简介( 二 )


在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之中,吴用是独一无二的文人代表,是正面文人的典型形象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梁山泊的军师叫“吴用”关键就在于这个“用”字 。朗朗乾坤,世态炎凉,小人当道,真正有才能的文人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只能与强盗为伍,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想想,这是个多么糟糕、荒唐的世界 。
《三国演义》中有个诸葛亮,《水浒传》中有个吴用,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文人的正面代表 。


吴用在梁山英雄榜排名第三,山东郡城县东市村人 。他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


吴用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风度翩翩 。他平日里在财主家担任私塾先生,就是个郁郁不得志的教书匠 。吴用在《水浒传》里登场是在第十四回 。衙门都头雷横和“赤发鬼”刘唐,正在路上拼命厮杀,大战了五十余回合,仍旧不分胜负 。惊心动魄的生死关头,吴用突然挺身而出,冲上前来劝架 。他手持铜链,猛地一挡,才将两人隔开 。两个好汉收住朴刀,站稳身子,他们被眼前这位文弱书生的气势给震住了 。想不到他出手不凡,竟然也是个武功高手 。
刘唐给晁盖和吴用带来了个机密消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准备运送十万贯金珠宝贝,给老丈人蔡太师庆祝生辰 。于是他们合计,决心干上一单惊天大买卖,智取“生辰纲” 。经过吴用的精心策划,七条好汉,兵不血刃,巧妙地盗取了“生辰纲”,直奔梁山泊而去 。
在古时候,具备文韬武略,王佐之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疑是每个读书人的最大梦想 。吴用足智多谋,广交天下英雄好汉,正是到了梁山泊,他才如鱼得水,找到了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最佳舞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军师吴用排兵布阵,妙计连连:智取生辰纲,双用连环计,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 。他殚精竭虑,为梁山泊的不断壮大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
吴用哪里是什么百无一用啊?他文武双全,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简直就是聪明智慧的化身 。可惜这样的知识分子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用在了谋略上,用在了人与人的斗争上 。体现的都是勾心斗角,狠毒阴谋 。《三国演义》、《水浒传》上那些活灵活现的战争谋略案例,简直就是绝妙的军事斗争学习教材 。
吴用从一介穷书生,转变为梁山泊排名第三的山大王,坐享荣华富贵,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对赏识自己的晁盖、宋江等人是感恩戴德的 。就像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吴用同样做到了为梁山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水浒传》故事到了后面可谓英雄穷途末路,一片凄凉 。宋江最终被朝廷毒酒赐死 。他死了,还不忘托梦给吴用,希望他“以忠义为主,替天行道,于心不曾负了天子 。”千万不要想着报仇,乱了自己效忠朝廷的大计 。吴用得知噩耗后,决心追随宋江而去,他就和花荣一道,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就葬于宋江墓侧 。“士为知己者死”,吴用视死如归,真可谓达到了江湖儿女“忠义”人生的最高境界 。吴用这一艺术形象,应该就是作者施耐庵塑造的正面文人的理想典范了 。
水浒传简介及主要内容人物介绍 水浒传简介

文章插图
三、梁山泊毁于宋江之手
《水浒传》是一部武人之书,但本书的作者施耐庵想必是一位底层文人 。在全书的灵魂人物宋江身上,体现的是底层文人的正能量思维 。宋江有一个奇葩的理论:“宁可朝廷负我,我终心不负朝廷” 。虽然朝廷对我不公,但我痴心不改,誓死要精忠报国 。即便是当了强盗,也要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朝廷 。宋江一心一意要投降招安,而且就是自己后来被朝廷毒害死了,也心甘情愿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真的是无怨无悔 。
《水浒传》后半部就是描述宋江带领起义军投降招安,征辽、打方腊,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过程,看了令人心情沮丧、压抑 。毛泽东主席晚年评价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 。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宋江无疑成了投降派的代表,成为梁山泊的罪人,成为人们唾骂的对象 。这样的结论与作者施耐庵树立、维护宋江正面形象的创作初衷是相反的 。
一向奉公守法的“及时雨”宋江为什么也会被逼上梁山呢?一是坏在女人身上,愤怒冲动之下,拔刀杀了阎婆惜;二是酒后题了首歪诗,被人告发有谋反之意,坐实了杀头大罪 。宋江的这些行径正是犯了文人的通病:风流成性,不拘小节,祸从口出 。被众好汉救上梁山的宋江,自然不甘心从此当个强盗,他的理想是精忠报国,效忠朝廷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梁山泊才会被他带上了不归路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