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似是故人来》第二季第九期1月18日晚播出

灵魂归处是吾乡!《似是故人来》第二季第九期今晚播出
为什么要保护古村落?
于小来说 , 人生多有相似 , 朝赶车流皆为匆匆人群 , 暮灯璀璨依旧身影忙碌;怀揣梦想在都市为生计辛苦 , 回首时光半生出走半生漂泊 。 周遭繁华 , 不知心之归处;重返故土 , 只怕老屋不在、乡音难旧 。
于大来讲 , 了解过去方能规划未来 , 先祖何以在这方土地繁衍生息?他们建构房屋如何保持实用与美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家族为单元的古村落又蕴含怎样的传统文化精神?文字记载固然可助我们走进过往 , 但某些历史空隙依然需要现存的“活化石”来补充说明 。

古村落越来越少 , 以至于成为稀缺的文旅资源、现代社会的别样风景 。 不少地方投入到保护开发古村落的队伍中 , 但若对古村落文化认识了解、规划设计不够透彻 , 对之进行浅层次、急功近利式开发 , 强行加入很多不和谐的现代元素 , 对古村落本身也是种破坏 。
是以 , 对古村落还需正确认识、保护 , 合理开发、利用 。 所幸 , 越来越多积极的例子涌现 , 比如江西的一个千年古县——金溪 。
抚州多才子 , 金溪出大儒 。 受理学浸染 , 依礼制而建 , 在赣抚平原的怀抱中 , 金溪是未被打破的儒家田园梦 。
老屋紧凑小巧、一板一眼 , 房顶、水井、内饰都方方正正、整整齐齐 , 即便是天井式房屋也依然讲求坐北朝南……流俗和标新立异从来都不是儒家追求的本质 , 平直中正才是 。
牌坊不再宏大、醒目 , 不以独立建筑张扬存在 , 而与房屋合而为一 , 做成门楼;鲜有高规格戏台 , 仅以空地作舞台 , 重礼乐而轻民乐……简约低调 , 贯穿于金溪古村落方方面面 。
耕作之余读经史子集、听历史演义 , 这是当地人以耕为本、重土重家的文人基因 。 无数儒士从青田中走来 , 最耀眼者当属宋明“心学”的开山鼻祖陆九渊 。 同时 , 连商人们从事的最辉煌职业 , 也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刻书 。 金溪文化之盛景 , 体现于儒、耕、商的美好相遇 。
金溪古村落的最大魅力 , 可用武汉大学王炎松教授的话来作答:“拜访(金溪)这些遗落在乡野的古村落古建筑 , 仿佛是与历朝历代的乡贤贵族们相约见面 , 我的所遇所见 , 是那些被春草怜惜的旧日君子 , 他们满腹经纶 , 他们精致得体 , 像星星一样闪光 。 ”
幸运的是 , 这些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且数量众多 。 部分古民宅现在仍有人居住 , 几百年的古井依然清澈甘甜 , 庙宇宗祠也仍旧发挥着各自功能……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为先、传承为本、利用为要”的思路 , 金溪当地探索出一套富有特色的模式 , 如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内涵 , 充分培养村民对家乡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 设身处地考虑村民权益愿望 , 合理保护、科学规划 , 将遗产保护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