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工业遗址飘起“飞天雪带”

沿长安街西行至永定河畔 , 便来到了首钢园区 。 在这里 , 旖旎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与葱郁的西山、冷峻的工业冷却塔遗迹共同描摹出北京西部的天际线 。 这座兼具建筑现代感与中国古典美的滑雪大跳台 , 不仅体现了当代建筑美学 , 更为本届冬奥会的办奥理念作出了生动注脚 。
“雪飞天”的由来
习近平总书记对冬奥场馆建设十分关心 , 曾在调研中指出 , “比赛设施建设一定要专业化 , 配套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 , 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点”“让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
作为本届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一座雪上项目竞赛场馆 , 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冬奥会期间承接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比赛 。 “大跳台”的英文为“Big Air” , 选手们助滑、腾空、旋转、落地 , 对抗重力追逐短暂的“飞天梦” 。
大跳台的灵感来源正是我国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 。 首钢滑雪大跳台项目主要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副所长窦光璐告诉采访人员:“在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冰雪运动结合 。 ”飞天飘带造型灵动的曲线与大跳台运动员的运动轨迹相似 , 并且“飞天”一词与“Big Air”都有向空中腾跃的意思 , 释义契合 , 所以场馆外形方案选择了“飞天飘带”的造型 。 也因此 , 首钢滑雪大跳台被称为“雪飞天” 。
在标志性的奥运遗产与工业遗产结合方面 , 窦光璐介绍 , 大跳台以4个70米高的冷却塔和石景山为背景 , 设计考虑到对工业遗产的尊重 , 对跳台本体的高度进行了严格控制 , 将赛道与观众席部分下沉至水平面以下3米 , 使跳台最高点不高于冷却塔最高点 , 实现了对首钢工业记忆的延续和对北京城市西部独特风貌的保护 。
打造绿色永久设施
许多赛事、会展的场馆在大型活动结束后就面临闲置甚至拆除的窘境 。
单板滑雪大跳台是冬奥会一项相对较新的运动 ,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的大跳台竞赛设施 。 面对赛事场馆后续使用这一难题 , “雪飞天”团队提前落子 , “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 , 从规划设计之初便将可持续使用纳入考虑 。
“首钢滑雪大跳台一以贯之的设计理念简单来讲就是可持续 。 ”窦光璐说 , 场馆在设计上除了满足冬奥会比赛的各项要求 , 赛后还可承办如FlS沸雪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等国内外大跳台项目比赛 , 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提供全季训练场地 , 以及作为青少年后备人才的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地等 。 此外 , 规划设计还为赛道、看台和体育广场保留了可变性 , 让场馆举行其他大型活动或改造成滑水、滑草场地成为可能 , 使大跳台与社会生活紧密衔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