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徐可:在婺源,和朱子相遇

朱熹|徐可:在婺源,和朱子相遇

文章图片

朱熹|徐可:在婺源,和朱子相遇

文章图片




第一次去婺源 , 没看到她闻名遐迩的田园风光 , 却与朱子意外相遇 。
是冬日 。 正赶上大雪节气 , 微风轻拂 , 细雨斜落 , 有那么一点儿浪漫的气氛 , 可这点浪漫 , 又“怎敌他 , 晚来风急”?
那天傍晚 , 从北京南苑机场坐飞机到上饶 , 再换乘高铁去婺源 。 飞机晚点了 , 开车的朋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 也没能赶上开往婺源的最后一班高铁 。 没办法 , 只好在上饶停留一晚 。 还好 , 我们吃了一顿地道的上饶土菜 , 配上土制的米酒 , 咕咕叫唤的肠胃得到了抚慰 , 误车的沮丧也稍得弥补 。 饭馆老板有心 , 在每张桌子下面都烧了一盆炭 , 浑身从下到上暖烘烘的 。
第二天早起 , 坐头一班高铁去婺源 , 二十多分钟抵达 。 带着行李 , 我们直奔熹园 。
朱子者 , 朱熹是也 。 熹园 , 顾名思义 , 与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有关 。 朱熹出生、生长于福建尤溪 , 但祖籍婺源 , 而且一生与婺源渊源颇深 , 所以宋度宗赵基诏赐婺源为“文公阙里” 。 不过朱家可没有这么一座大园子 , 这是当代人建的 , 在朱熹祖居地朱家庄 。
熹园位于紫阳镇汤村街星江河畔 , 典型的徽派建筑 , 粉墙黛瓦 , 亭台楼榭 , 依山面水 , 古树掩映 , 一看就让人心生欢喜 。 按照熹园的规矩 , 我们每个人都穿上了南宋古装 , 走进熹园 , 仿佛走进了历史深处 , 亲身感受朱子文化的独特魅力 。
熹园入口 , 牌坊上方正中写有“文公阙里”几个大字 。 朱熹是集儒学之大成者 , 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影响很大 , 他去世之后 , 被谥为“文公” 。 入园门 , 回头仰望 , 牌坊正中书有鎏金大字“玉德金声”;“玉德金声”一词本是苏轼用来赞美龙尾砚的 , 其实也正是朱熹高洁品格的真实写照 。 从园门前行 , 是一座横跨在源头水上的单孔石拱桥 , 这是以前朱家庄的进出之桥——引桂桥 。 桥名寄托了朱氏先人对后人的殷切期望:蟾宫折桂 , 光宗耀祖 。 果然 , 在建桥的两百年之后 , 朱家第九世孙朱熹便一举折得“圣人”桂冠 , 为朱家庄、为婺源赢得无上荣耀 。


宋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 , 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尤溪县) 。 朱家是儒学世家 , 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寄予厚望 , 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对儿子施行教育 。 据《朱子年谱》中记载 , 朱熹在十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 , 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 , 读《孟子》 , 至圣人与我同类者 , 喜不可言 。 ”不幸的是 , 朱熹十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 临终前 , 父亲托付几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 十八岁时 , 朱熹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十九岁 , 朱熹入都科举 , 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 , 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 经过刻苦努力 , 朱熹终成一代大儒 , 以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身份而享祀孔庙 , 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