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曲村庄|记忆中的石沟塔( 四 )


二、吃穿
那时候穷富差别是有 , 但不是很大 。 吃粮主要靠集体按人平均分配 , 国家规定每人每年280斤(五斤山药顶一斤粮食) , 叫基本口粮 , 丰年长于部分由集体卖给国家 , 叫“上缴粮” , “爱国粮” , 如遇灾年由国家供应叫“救灾粮”“供应粮”有时也叫“返还粮” 。 除此之外按规定由集体每人分给1至2分自留地由自己耕种以此解决口粮不足 。 尽管如此仍解决不了吃的问题有些人家每年到秋收前就难以接继得相互转借 。 集体所分粮食那是绝对平均从数量到质量人人一样差别那就在自留地上 。 手勤人家常年(主要是冬天)坚持拾粪积肥
除按生产队规定上缴肥料外剩余部分可全部上到自留地内多打粮食(那时没化肥) 。 发懒人家那就不行了缴不了集体摊派肥料外还的折扣工分自留地那就只能“甜种”减产了 。 由于肥料的不足村与村户与户的亩产量差别很大尤其是出现了自留地产量高集体土地产量低的现象村里当时有人编出了顺口留:集体土地讲卫生自留地里臭死人 。
五十年代村里大部分妇女都会纺线织布针线活那更是人人精通 。 当时村里有好几部木头制的织布机相互联系轮流使用 。 棉花纺线车基本是家家都有以此来解决穿衣问题 。 到了六十年代穿衣问题主要依靠国家每人每年发的一丈八尺布票去买供应布 。 家大人多大小相拉平均基本可解燃眉之急但存在的问题是有票无钱买不起布(人们叫扯布)大部分娃娃多的人家每人每年的丈八布票结余不少怕作废只好进行交易有的卖成钱有的换成粮有的用来换一些小家具 , 至于穿衣问题那就只能凑乎了大的改成小的男的改成女的 , 上衣改成下衣长的改成短的靠翻新靠拆洗补丁摞补丁直至变成鞋底衬布娃娃尿布为止 。
六二年前后也就是国家最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村里虽没有发生饿死人的事例但也确实经历了勒紧裤带度饥荒的苦日子 。 人们常讲穿衣吃饭称家当搽脸抹粉称人样没办法 ,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一切得省吃俭用 。
1、山药不削皮 。 那时吃山药哪像现在舍得用刀削皮蒸煮的吃时洗一下熟了时剥皮吃 。 除此外提前用山药蘸上水在砂石上慢点磨皮 。
2、糜黍连皮吃 。 糜黍不去皮(尤其是糜子)磨成面捏成圆锥形的帽壳子蒸着吃人们叫“糜子窝窝”“黍子窝窝”好做省事又耐饥 。
3.家家吃炒面 。 所谓炒面和我们现在所吃的肉炒面、蛋炒面那纯属俩码事 。 不去皮的高粮、玉米上锅炒熟然后用石磨磨成面叫炒面 。 随时可用水、蒸熟的山药、稀饭拌起来吃当然也可以干吃 。 稍质量好一点的炒面那就是另加点黑豆莜麦不过只有吃法上稍宽裕些的个别人家才能吃上 。
4、养猪不为吃肉 。 村里每年养猪(人们叫喂猪)的人家也不少但吃肉的人家不多完全是为了卖钱来解决口粮钱和必要的家用钱 。 一户人家喂上一头猪到年底能杀上八九十斤的就算大猪了(饲料质量太差长不大) 。 当时生猪收购每年公社给各村各队下达任务只要卖了任务猪除村里给奖励工分外收购生猪的食品站还要给奖励返还肉票、买条绒票证等不过规定的很细毛重不足120斤的为等外120斤以上的按肥瘦又分为一、二、三等 。 一等猪奖励六尺条绒购买指标二、三等奖励几斤返还肉票(凭票可购买供应的平价猪肉) 。 当时的条绒(老百姓叫灯芯绒)可吃香了是娶媳妇娉闺女最好的彩礼和嫁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