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内蒙古加快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思考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方式 , 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 ,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拓宽农业功能 , 延长农业产业链 , 促进乡村“三产”的融合 。
乡村旅游要得到长期发展 , 离不开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以此解决无效供给多的问题 , 促进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 增强乡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产品和要素两个方面 。 目前 , 内蒙古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供需错位等问题 。 如何推进内蒙古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如下:
一、以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 , 推动形成乡村旅游品牌 。
【供给|内蒙古加快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思考】内蒙古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大局 , 近年来乡村旅游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 ,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截至2020年年底 , 从全区尚在经营的3155家乡村旅游点的数据看 , 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内蒙古的12个盟市、596个行政村(嘎查)中 , 供给数量增长快 ,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业态规模 。 从质量看 , 截至2021年底 , 内蒙古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乡村有30个 , 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 但与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的江苏、浙江等省份比较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仍显不足 。 因而 , 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村、镇建设 , 培育形成重点村集群 , 以村促镇 , 构建内蒙古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新格局的任务十分迫切 。 同时 , 内蒙古要加快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游客应急服务、投诉服务等 , 以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途径加快推动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推动乡村旅游品牌的形成 。
二、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 。
2020年5至8月 , 内蒙古对全区1811家运营中的乡村旅游点进行调研 , 发现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中 , 农家餐饮占比57% , 这表明内蒙古乡村旅游产品形式仍停留在农(牧)家乐层面;休闲垂钓、民俗体验、游牧体验和农业体验等产品分别占比10%左右;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 , 仅有的红色文化、手工技艺产品占比仅为2%;乡村非遗类产品、乡村博物馆类产品、乡村音乐、传统服饰类产品、乡村节庆类产品缺少;文旅与农牧业融合型产品 , 如乌兰牧骑文化与研学旅游融合产品匮乏 。
因而 , 从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入手 , 减少无效的低层次供给 , 扩大有效的中高层次供给是内蒙古优化供给侧结构的可行途径 。 结合实际 , 因地制宜地调整农家餐饮、牧家餐饮等餐饮项目在乡村旅游产品中的比重 , 将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 , 将民俗、农耕、游牧文化、民间技艺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创意中;开发建设数字化乡村产品 , 如数字乡村博物馆、数字乡村图书馆、乡村数字化文创产品等;增加文旅与农牧业融合的新业态供给 , 如将农业科技园、马头琴艺术村、乡村乌兰牧骑演艺体验馆、游牧生活空间生产场景等项目融入研学产品 , 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