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重庆:巫山旅游由“看风景”向“品文化”转变

远山如黛 , 近水微澜 。
6月的长江巫峡绮丽幽深 。 云雾缭绕的神女峰宛如身披轻纱的少女 , 在群峰中驻足翘盼;江面碧波荡漾 , 满载游客的廊坊船来往穿行 , 立于崖壁之上的千年悬棺、三峡古栈道 , 充满了神秘色彩……
巫山扼守重庆东大门 , 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 。 千百年来 , 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 , 汇聚成熠熠生辉的巫山文化 。
抢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 , 巫山正围绕考古研究、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等 ,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利用 , 积极融入长江流域文化资源的整合联动共享 , 推动旅游业由“看风景”向“品文化”转变 。
加大文物保护研究 丰富长江文化内涵
长江巫峡口 , 白墙灰瓦 , 形似汉阙的巫山博物馆屹立于江岸边 。 6月15日 , 重庆日报采访人员从云阳出发 , 抵达博物馆已是下午两点半 , 预约参观的市民们依次入馆 。
广场上 , 一座新建的仿汉阙式建筑与主馆南北相对 , 格外引人注目 。 “这是我们即将开放的二期展厅 , 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 将重点围绕民俗文化进行布展 , 目前已经进入项目招引阶段 。 ”巫山文管所所长张潜介绍 。
2012年 , 巫山博物馆作为第六届国际红叶节的招牌景点正式开馆 , 以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为主线 , 完整展现了大巫山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 。
三峡是长江文化的重要源头 。 张潜告诉采访人员 , 在三峡工程建设前期 , 他们便对三峡历史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保护 , 出土文物数量超过3万余件 , 是库区中文物出土数量最多的区县之一 。
在位于巫山博物馆三楼的“长河遗珍”展厅 , 采访人员看到 , 这里展示着100余件(套)巫山出土的商朝至明清时期精品文物 。
“真没想到 , 古代就有巫山烤鱼了 。 ”展厅里 , 一尊憨态可掬的东汉庖厨俑吸引市民驻足围观 , 陶俑面带微笑 , 身前的俎案上摆放着一条大鱼 , 只见他双手按鱼 , 双膝跪地 , 似乎正准备大展身手 。
“这尊庖厨俑出土于巫山麦沱墓地 , 距今已有2000多年 。 ”张潜说 , 庖厨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饮食习惯 , 这为巫山烤鱼的起源提供了考古依据 。
陶俑 , 是一种在巴蜀汉墓中常见的随葬品 , 也是巫山博物馆的重要珍藏 。 其神态自如 , 变化多端 , 除了庖厨俑外 , 还有歌舞俑、奏乐俑、说唱俑等 。
目前 , 巫山博物馆共有4万余件馆藏 , 涵盖了从旧石器时期到近代民国时期的各个品类 , 其中 , 珍贵文物共有1422件(套) , 其数量仅次于三峡博物馆 。 然而受条件所限 , 过去巫山文物保护重挖掘轻研究 , 许多文物只是简单地保存在博物馆里 。 近年来 , 巫山加大了对考古文物的研究 , 有了一些新发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