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商圈转型|华熙LIVE·五棵松:不断突破“5小时都市生活圈”

从北京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B1出口出来 , 沿着通道前行 , 很快就会进入华熙LIVE·五棵松 。 目之所及 , 除了各式各样的时尚餐饮、网红酒吧、潮流甜品等店铺外 , 这里还有多个中、小、微型场馆 , 文化、艺术、科技相互交织 , 形式丰富多彩 。
“记得我小时候来五棵松附近玩儿 , 只能吃麦当劳或者肯德基之类的快餐 , 可选择性非常少 。 现在不一样了 , 我经常和朋友去华熙LIVE·五棵松吃饭 , 然后晚上去酒吧喝喝酒 , 偶尔还可以约一局剧本杀或密室逃脱 。 ”
小文是95后 , 十多年前搬到了五棵松附近的小区 。 作为亲历了北京商圈业态高速发展变迁的新生代 , 他曾目睹了华熙LIVE·五棵松“单调匮乏”的时期 , 也见证该商圈焕发活力 , 成为北京“新夜生活”根据地的崛起过程 。
如今 , 华熙LIVE·五棵松正在被包括小文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奉为潮流之地 。 在小红书或美团输入关键词“华熙LIVE·五棵松” , 搜索结果过万条 , “新潮网红打卡地”“嗨玩6小时”“逛吃一体”“出片圣地”“京西不夜城”等都是高频词汇 。
都市|商圈转型|华熙LIVE·五棵松:不断突破“5小时都市生活圈”
文章图片

如今 , 华熙LIVE·五棵松正在被包括小文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奉为潮流之地 。
一个商圈的“大象起舞” , 不仅带来了商业模式上的探索经验 , 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 。 华熙LIVE·五棵松的“热闹” , 代表着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同时也体现出在经济形势不断演变、消费习惯加速变迁的当下 , 城市商圈在驱动城市“夜经济”发展、拉动多元化消费循环过程中的巨大能量 。
打破体育场馆“孤岛”式布局
2008年 , 占地52公顷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由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成 , 作为北京奥运会篮球、棒球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场馆 。 随后 , 五棵松体育馆训练馆(现为M空间)经过改造 , 开始承接各类演出及活动 。 2014年 , 五棵松体育馆将占地七万多平方米的南广场进行地面翻新后向公众开放 。
“文化、体育类大型公建有较强的人流集聚力 , 握有精彩演出和赛事资源的五棵松场馆群也是如此 。 ”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推广总经理康俊超在接受新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体育场馆的“孤岛”式布局 , 很难让集聚的人流在观演、观赛之余停留下来 , “场馆要进一步发展 , 还需要配套设施的完善 。 ”
康俊超介绍称 , 按照华熙集团最初的规划 , 原北京奥运会棒球场作为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二期工程 , 将建设和场馆相配套的各类商业设施 。 “场馆初步运营成功后 , 经多方调查和研究 , 华熙集团决定在这里兴建有别于一般商业体 , 集运动、餐饮、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中心——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区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