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非必要不旅行”的长假,但愿是最后一个

旅行|“非必要不旅行”的长假,但愿是最后一个

文章图片

旅行|“非必要不旅行”的长假,但愿是最后一个

文章图片

旅行|“非必要不旅行”的长假,但愿是最后一个

文章图片



旅行是每一个健全的人生所必不可少的 , 我希望现在这种不能“游”日子尽快结束 。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陈季冰
在文言文中 , “游”这个字既有“游览”“游戏”“游乐”的含义 , 也是“学习”的意思 。
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某某人“年少好学 , 及长 , 从某某游……” , “从某某游”意思可不是说“跟着某某一起游山玩水” , 而是相当于说“拜某某为师 , 跟从他学习” 。
《荀子》“劝学篇”中有一句话:“故君子居必择乡 , 游必就士 ,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 ”
意思是说 , 君子住在一个地方 , 要看看那里的风气如何;学习的时候要拜真正的“士”为师 。 这样才能避免走上邪路、歪路 , 而能够越来越接近人间正道 。 这里的“游”字 , 显然等同于“学习” 。
实际上 , 在中国古人的思维世界里 , 旅行与学习本来就是一回事 。 更准确地说 ,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 , 并不仅仅是读书 , 而旅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跟读书一样重要 。

▲9月30日的上海虹桥站(图/网络)
不得不承认 , 古人在这方面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 我们在学习和钻研问题时 , 被告诫得最多的就是:要防止“见木不见林”和“见林不见木”两种错误倾向 。
前者是只专注于眼前的、具体的、零碎的现象 , 而看不到整体的、全局的、趋势性的规律;后者是只知道宏观的、抽象的、静态的理论 , 而忽视了千差万别的具体现实中蕴含的丰富性和持续变化 。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 , 后一点尤其值得一再警示 。
一般来说 , 书本上写的多是抽象的理论知识 , 也就是所谓“见林” 。 即使书里会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 讲一些事实和细节 , 读者没有切身经历和体会过 , 往往也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 。
01
我记得许多年前读到北大法学教授老贺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 , 共鸣特别强烈 。
他说自己毕业后被分配到某个基层法院当审判员 , 接手的第一个案子是一桩离婚诉讼 。 当看到诉状上写着的离婚理由是“感情破裂”这四个字的时候 , 他的脑子瞬间“嗡”的一下一片空白 。

图/图虫创意
据老贺自述 , 他生长在贫穷的山东农村 , 直到将近30岁研究生毕业时 , 他的生活中唯有一件事:念书 。 他自己那时连一次恋爱都没谈过 , 甚至都没有过一个女性朋友 。 他根本无从理解“感情破裂”是怎么回事 , 他连“男女感情”究竟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