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族”有哪些难和盼?

近期,前程无忧发布《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 。其中,46.7%老年人重返就业市场为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 。19%求职者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
实际上,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健康状况的不断改善,如今有越来越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有精力和意愿继续参与社会活动 。“‘银龄族’再就业”话题受到社会公众密切关注 。
然而,“银龄族”想重返职场,仍面临诸多阻力:相关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求职时容易遭受“年龄歧视”、能身体力行的合适工种少……“银龄族”再就业,如何少走弯路?采访人员就此进行深入走访 。
“银龄”心声——
虽然不服老但也有无奈
今年55岁的赵宝秀女士本应乐享退休生活,不过随着去年外孙女的降生,她便马不停蹄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洗衣做饭带娃,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
赵宝秀退休前是当地一家公办幼儿园的园长,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在当地小有名气 。“说心里话,我心态比较年轻,也喜欢小孩子,退休后想过自己开一家幼儿园,既能找点事情做,又可以创收 。但考虑到女儿女婿平时工作都很忙,这会儿小宝宝身边又离不了人,我就来了 。”她说 。
和赵宝秀一样,退休后要帮子女看孩子的老人并不在少数 。根据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2021年开展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在1700多位参与调查的老年人中,有大概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承担着子孙两代人的家庭劳务(主要指“帮子女看孩子”“帮子女做家务”两种典型的老年人家庭劳务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老年人能对年轻家庭进行有效帮扶;另一方面,老人身心压力陡增、晚年生活品质被家务拖累、抚育意愿降低、科学抚育能力不足等多种问题也不容忽视 。
“照顾小孩是挺辛苦的,女儿女婿也提过可以找保姆,让我好好休息,但我却不放心 。”赵宝秀说 。
生活在山西太原、61岁的蔡先生也想重返职场,但他坦言:“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适合我们这些过去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的工作岗位 。”蔡先生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一直闲在家中,“这几年我也想过找个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试试,可总觉得磨不开面子 。去一些公司应聘,人家一看我的年龄就拒绝了 。我也能理解,毕竟不是年轻人,万一哪天累出点毛病,都是麻烦事” 。
“前段时间我看新闻,说有一位快80岁的环卫工人,讨薪两年多未果 。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说,因为老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所以他与公司的劳动合同终止,不属于劳动监察处理范围 。我身边很多有再就业意向的老伙计看完以后都忧心忡忡,万一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可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处理 。”蔡先生说 。
事实上,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银龄族”再就业,与用工单位不再形成劳动关系,用工单位仅需支付报酬,并不涉及社会保险等 。这意味着“银龄族”的劳动权益保障,其实一直处于空白地带 。选择保安、保洁、城市环卫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很多“银龄族”的无奈之举 。
社会现实——
企业同老年人缺乏有效沟通
今年8月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老年人才网(以下简称“老年人才网”)上线,包含“求职招聘”“择业指导”“双创平台”等多个频道 。网站上线才2天,就吸引了5000多名求职者、100多家企业注册 。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年人才网旨在为老年人再就业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打造老龄人力智库,推动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并为全国老年人才、涉老组织、为老服务机构及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权威、实用的信息服务 。
通过老年人才网,采访人员联系到一家位于北京的养老服务公司,该公司在网站发布了护理员、护士等岗位的招聘信息,多数没有设年龄上限 。该公司联系人介绍,相比年轻人,公司更欢迎“银龄族”的加入,“以护理员这一岗位来说,老年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关爱老年人,而且很多老年人更加吃苦耐劳,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一家招聘编辑的杂志社联系人也表示,“银龄族”在退休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以文字编辑为例,我们对招聘的对象有较高学历要求,这意味着受聘者不仅可以对文稿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可以独立进行加工修改校对,并确保最终成稿质量符合编辑规范要求”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